儘管給了於守志足夠的時間做準備,也猜到了他可能要藉助外力,但此時李獻忠其實也吃不准他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李獻忠高聲說道:“新安關堅固無比,雖然只有五百名守軍,蒙古人一時半會應該也破不了關。餘遊擊不必驚慌,帶領你的人馬前去守關,慶雲堡這裡有我同閻監軍坐鎮,你不必掛念我們。”
於守志顯然沒有想到李獻忠會這麼說,按常理蒙古人前來襲擊,他精銳的遼東鐵騎不是應該前去幫忙守關的嗎?
難道他就不怕蒙古人破關嗎?
於守志一直以為李獻忠會親自率軍前去退敵,最多將閻鳴泰留在慶雲堡。
沒想到他居然縮在慶雲堡按兵不動,這還是那個殺得建州聞風喪膽的李獻忠嗎?
見到於守志仍在遲疑,李獻忠說道:“軍情緊急,你還不速速率部前去支援?”
無可奈何的餘守志只得抱拳說道:“末將遵命!”
望著遠去的於守志,閻鳴泰問道:“他真的會將蒙古人放進新安關嗎?”
“如果蒙古人真的打進來,那開原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其實李獻忠也說不好,他也吃不準於守志是想讓蒙古人配合他演一出退敵的戲碼;還是想利用蒙古人將自己誘出關外,好趁機幹掉自己?
又或者只是利用蒙古人讓這些新兵合理地“戰死”。
只是淡淡地說道:“希望他不至於這麼喪心病狂吧!”
查仲文此時正率領兩千遼東鐵騎埋伏在距離慶雲堡不遠之處,即使蒙古人真的攻進來,也造成不了太大的影響。
其實對於李獻忠來說開原外圍有兩個敵人,一個自然東邊的建州女真,還有一個就是西邊的蒙古炒花部。
他要想無後顧之憂地全力對付建州就必須要想辦法讓蒙古人消停。
雖然他現在貴為開原總兵,有這個能力掃蕩蒙古人,但是上面還有遼東巡撫和遼東經略。
一個邊鎮總兵官,擅自征討蒙古挑起邊患,肯定要被朝中的文官彈劾的。
歷史上李成梁就是因為這個一直被文官彈劾。
可是李獻忠此時才剛剛接管開原路,並沒有李成梁那麼強硬的背景。
所以他想到了這個連環計。
先利用稽查空餉逼迫於守志補缺,讓孔有德狠狠地敲了他一筆銀子。
然後再利用撤掉任國忠的事情給到他壓力,讓他產生危急感,覺得自己一定會拿下他的新安關馬市,端掉他的飯碗。
這樣他就一定會想辦法自保,一定會藉助外力。只要蒙人來到了新安關,那麼可就不是他李獻忠挑起的邊患。
這樣既能拿下於守志,又能有合理的藉口打擊蒙古,解決掉這個後顧之憂。
只是李獻忠可能也沒有想到,餘守志招來蒙古人可不是為了配合他刷一個“邊關大捷”,也不是為了利用蒙古人消滅掉這些臨時招募來的兵,讓自己抓不到他的把柄。
而是鐵了心想要李獻忠的小命。
此時餘守志已經帶人來到了新安關。
原本他是想利用少量蒙古人扣關,引誘李獻忠出關追擊。
到時候他將城門一關,關外的炒花蒙古就可以順利地幹掉李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