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六十七章 楊鎬革職獻忠升官(求新章追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七章 楊鎬革職獻忠升官(求新章追讀) (2 / 2)

劉綎名下1800級,李獻忠名下為4200級。

對此李獻忠也提出了異議,他一開始就很注重首級的儲存,他們用火器殺傷的建虜很少,怎麼會有3成首級被去掉?

兵部的解釋是他們自有核驗的流程,對於一些特徵不明顯的不予計算賞銀。

李獻忠提交的首級質量確實要好於劉綎,所以東路軍的透過率僅僅比半數多一些,而他卻達到了七成。

好傢伙,袁應泰是妥妥地耍流氓,對此李獻忠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候首輔方從哲和兵部尚書黃嘉善也是站在袁應泰這邊的。

很簡單戶部沒有銀子了,雖然當初萬曆以為大捷的時候答應過賞銀他來出,但現在這個“大捷”想要他掏銀子是絕對不可能的。

最終每級首級的賞銀也只有20兩,比巔峰時的50兩還是少了不少。不過做為補償對於斬首3級以上計程車兵,以及各級有功將領的升遷還是會落實的。

對於這場遼東之戰的結果認定,尤其是對於東南兩路軍的平局,黃嘉善卻不同意。

雖說從雙方的損失上來看大明和建虜差不多。

但是東路軍損失的八千人中,五千乃是老弱。

如果將老弱也算上,那麼李獻忠橫掃後方的2萬建虜老弱也要算上,大明還是一場妥妥的大勝。

而且李獻忠還俘獲叛徒李永芳,斬殺了敵酋阿巴泰同阿敏。

古勒寨是建州名城,其地位也遠遠高於清河堡。

所以東南兩路明顯是我大明勝了,而且還是大勝。

在黃嘉善的據理力爭之下,東林黨人最後也不得不承認東南兩路明軍取得了一場小勝。

他們堅持認定後金的損失並沒有超過大明,加上其他因素,最多也只能算是小勝。

這時李獻忠說道:“末將前往京師的前一天,建虜再次犯境鐵嶺,末將率領遼東鐵騎追入建州境內30餘里,終於將其擊潰。”

“此戰我明軍斬首建州鑲黃旗800級,末將親自斬殺了努爾哈赤的心腹大將費英東。”

“末將該死,竟然將這件事給忘記了,我這就令人將首級送往兵部。”

這時黃嘉善興奮地說道:“李參將真乃勇將也,放心這次首級兵部一定會仔細甄別,不會讓遼東將士寒心!”

劉一景說道:“即使東南兩路我明軍勝了,也不過是一勝一負,我大明戰死將士4萬6千餘,建虜損失的戰兵不過2萬1千,如此戰損豈能算做大捷?”

這時首輔方以哲說道:“雖說是一勝一敗,但建州遭到了重創,一時難以恢復;我大明雖然損失不小,但並未傷筋動骨。遼東之戰只是暫時停下,其實尚未結束,現在言勝敗為時過早。”

“本閣以為功是功,過是過。也不能因為一些人的過失,就抹殺了其他人的功勞。”

本次遼東大戰最大的“背鍋俠”,山海關總兵杜松是導致西北兩路軍戰敗的元兇,不過其畢竟已經戰死了,也就不做追加懲處了。

開原總兵馬林作戰不利,導致北路軍潰敗,不過念其奮勇拼殺,其二子皆為國捐軀,便從輕發落將其革職。

本次建虜殺入遼東腹地,致使清河瀋陽附近大量百姓被擄,遼東經略楊鎬,遼東巡撫周永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暫且革職。

擢升南路軍主帥李如柏為遼東經略副使,暫時統攝遼東軍務。

原鐵嶺參將李獻忠,多次深入敵境斬殺敵酋,居功至偉,擢升為開原副總兵,暫領開原路。

原遼東僉事,南路監軍閻鳴泰血戰清河堡重建立虜,監軍南路斬獲頗多,令其暫代遼東巡撫。

其他有功人員也一律給予升遷。

由於東林黨人的一再堅持,本次遼東大戰,戰況不盡如人意,所以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必須要換人。

但是現在對於遼東經略同遼東巡撫的人選雙方卻爭論不休。

兵部和內閣提議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閻鳴泰升任遼東巡撫;但東林黨卻堅持要袁應泰出任遼東經略,周順昌擔任遼東巡撫。

另外東林黨人堅決反對直接將李獻忠升為開原總兵,認為其過於年輕,加之此前楊鎬剛將其從遊擊提升為參將,不宜升遷過快,故而暫時只擢升為副總兵。

對於這三個任免,他們決定上奏由萬曆最終拍板。

新書衝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