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章 賣設計圖 (3 / 3)

“你再給我五百塊錢,我就把圖紙專利轉讓給你。”

王鵬坐地起價。

“老弟別開玩笑。”李昌盛氣笑了,“只要我研究,我也能設計一模一樣的餐車。”

“對,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王鵬不要他的二百塊錢,轉身走人。

“老弟。”李昌盛咬咬牙,“我再給你加兩百。”

縣裡還有兩家做不鏽鋼生意的,他擔心王鵬把圖紙賣給別人。

他有信心把餐車研究出來,同時也會失去眼前的兩個訂單。

做生意,一般情況下,入行得越早,越能在這行站穩腳跟。

“成交。”王鵬從兜裡掏出圖紙。

“小老弟!”李昌盛無奈,又從兜裡掏出兩百元,“你真是個做生意的料子。”

“謝謝誇獎。”王鵬把圖紙給他,把四百塊錢裝兜裡。

回家的途中,他向表姐分享了這件事。

“這?”李芳懵了,“李老闆白送一輛餐車,又反過來給你二百塊錢,就為了買你的圖紙?”

王鵬嘿嘿笑,臉上都是嘚瑟。

“鵬弟,你真聰明,真……真厲害。”李芳不知道說什麼好。

姐弟倆說說笑笑回到家,又馬不停蹄來到農貿大市場。

市場很大,在計劃經濟時代,這裡是整個縣城的蔬果、肉類、糧食供應基地。

兩人在市場裡行走,來到米糧銷售區。

“同志你好,大米咋賣的?”王鵬指著袋子裡的粳米。

“你有糧票嗎?”售貨員說道,“沒有票是三毛錢一斤,有票是兩毛錢。”

王鵬沒有糧票,正準備買一袋,突然想到一件大事。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改革開放後初期,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並存,糧票依然是買糧站的優惠券。

好像就在今年,國家作廢了糧票、郵票等各種票證。

優惠券沒了,糧食當然瘋漲。

——這就是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一次食品物價大飛漲。

王鵬留下兩百元交學費,再留三百當生活費,掏出剩餘的九百元。

“同志,我買三千斤粳米。”

此言一出,眾人都懵了。

“鵬弟。”李芳急忙抓住他的手,“買這麼多米幹啥?米店又跑不了。”

王鵬笑了,米店是跑不了,但是米價會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