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進退兩難

隨著已經到了盛夏,但是氣溫卻一直起不來,甚至陰雨連綿。馬小亮最近心情不好,主要是過完年之後感覺雖然度過了眾所周知的情況,但是還不如過去三年,更不用提三年之前的日子,再加上短影片平臺的衝擊,導致無論是江南網還是燕京網,效益都受到了衝擊,所有馬小亮的收入大幅下滑,甚至往年合作過的客戶都銷聲匿跡了,比如德化新街、尚潮匯,還有德化無限城,這還算好的,畢竟商場還在正常運營,而地一大道、金博大甚至是火車站附近的批發市場,好多基本上都關門大吉了。

掙得不如往年,馬小亮自然在家裡也是不敢高聲說話,甚至吃飯都小心翼翼,連肉菜都不敢多夾,吃完飯馬小亮就躲在衛生間假裝上廁所實際上就是刷手機,要不就是在沙發上躺著看書。

趙翠回到家,馬小亮基本上就把飯給做好了,即使沒做好,也差不多了,往往趙翠看到馬小亮就來氣,畢竟趙翠的收入沒有受到影響,畢竟趙翠是體制內的,工資收入旱澇保收,而馬小亮所在的媒體則是市場化了,完全自收自支那種,因此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對於這個,馬小亮有些自嘲,不止是自己,認識的好多的媒體同行都在抱怨,另外所在的媒體有編制的人不多,其實在媒體裡面有編制的和沒編制的區別很大,而且幾乎只有較早進入的或者作為人才引進的,而對於類似馬小亮這樣的基本上都是合作制,雖說合同每三年籤一次,但是沒有太大錯誤的話基本上都沒問題,不用考慮失業問題,但是也是好死不活那種。

到底該咋辦?現在國內效益較好的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上廣深加成都杭州,而管州雖然是新一線城市但是依舊不咋地!

在一個全國媒體人群裡,山東報業集團大眾新聞釋出了招聘啟事:上海、北京、廣州、重慶記者站招聘。

馬小亮好奇的在群裡問了一句:“在上海能月入2萬不?”結果在群裡引發了大討論,普遍覺得在上海月入2萬似乎也不多,在管州這樣的城市月入過萬似乎很難,不過馬小亮自己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要是年輕個十歲就一定會去上海北京闖一闖,現在這個四十不惑的年齡,到哪裡似乎都不受歡迎,也是,到新單位了,那裡會需要四十歲的新人呢?

想想就不現實,不過馬小亮還是把招聘資訊發給了外甥女,雖然外甥女才大一,但是畢業後肯定是要進媒體或者廣電的,提前瞭解下沒錯。

不過自從有人說:寧可腦袋砸暈也別學新聞強後,慢慢開始公認想從事新聞媒體行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已經僅僅是起步,本科基本上沒戲了,所以外甥女以後只有考研這條路可以走,不過還是需要內推才可以,現在很多單位招聘都走內推這條路,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