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穿越折多山口

折多山是漢藏文化的交界區,翻過折多山,就算進入康巴藏區了!

“折多”在藏語中是

“彎曲”的意思,真是神形兼備!一開始地勢還比較平緩,倒是越來越往上,道路明顯崎嶇起來,所謂

“九曲十八彎”,曲折何其多!馬小亮經常開車,到了這裡未免膽戰心驚,要不是領隊在微信群裡不斷提示,緊緊跟隨,馬小亮都不知道咋辦?

還好有車載雷達,不斷提示路況,就這樣行駛36公里後,來到折多山口!

一行人把車停了下來,雖然山下還是晴空萬里,到了這裡卻是寒風凌冽,烏雲密佈,陰雨濛濛!

觀景臺已是遊人如織,摩肩接踵。在觀景區中央立著一塊大石碑,上書

“西出折多,海拔4298米”。石碑後面是一道山樑,旁邊有兩座白塔,周圍林立著大大小小的塔形經幡,五顏六色,迎風獵獵,雍肅而神聖。

山樑鋪設一條棧道,直達山頂,可

“欲窮千里目,一覽眾山小”。觀景臺對面的山坡則幾乎被經幡所覆蓋,蔚為壯觀。

路旁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堆,神秘莫測。第二天趙翠在香格里拉鎮時曾就沿途屢見的石頭堆是什麼、作什麼用,專門詢問過當地一位藏族婦女,她告訴趙翠這叫瑪尼堆,是用來鎮邪消災和祈福的。

趙翠沿棧道拾級而上,興奮忘形,大步流星起來,可僅邁出十多米,就感覺呼吸不暢,腳軟乏力。

這時迎面碰上一小夥子揹著一位姑娘喘著粗氣,面色潮紅,艱難地移著腳步往下走,姑娘已是神情扭曲,花容失色。

趙翠猛然醒悟,腳下已是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

“高反”來了!只見周圍遊人,不少像駝鳥一樣,含胸弓背,直不起腰身,氣喘吁吁。

這時,領隊走過來頗有經驗地對我說:“不要走臺階,從旁邊走”。果然如此,趙翠幾個人從旁邊慢慢地繞著往上爬,安然無恙地登上了山頂。

極目遠眺,高原壯闊,氣勢雄渾,山川蒼茫,天地悠悠。前方數公里外一面開闊的山坡鑲嵌著

“康定情歌”幾個碩大的白色漢藏文字,分外醒目。原來這裡就是康定情歌的發祥地!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一下子撥動了趙翠心中浪漫的琴絃,憧憬與遐思頃刻飛揚起來。

但就是不見

“李家溜溜的大姐”和

“張家溜溜的大哥”。除了拄著柺杖吸著氧氣佝僂著腰身的遊客,就是山下一群埋頭啃草的犛牛。

跑馬溜溜已被

“寶馬”

“賓士”所取代,李家的大姐,張家的大哥早已手機在握,忙著影片傳情,不屑於鞍馬勞頓了。

風煙遠去,風情不再,徒留一段美好的傳說。遊玩完畢,大家一起驅車上路,直奔今天的露營地:新都橋。

陰雲漸漸地退去,天地開始明朗起來,趙翠這時才覺得略顯舒服,趙潔依舊在喘著粗氣,而蘇雪則似乎沒有什麼事,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