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沒有想象中那樣高大,但是很多人對於武漢的第一印象,都來源於這裡,即使沒有到過武漢的人,也會被這座天下聞名的黃鶴樓吸引,趙翠看到後就說了一句:“好大”!
黃鶴樓位於蛇山之上,眺望萬里長江,俯視長江大橋,任何人站在這裡都會感受迎面撲來的豪情萬丈,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薩蠻·黃鶴樓》。
如果想在武漢尋找一個登高眺遠看長江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會向你推薦一個地方:黃鶴樓。
關於黃鶴樓,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黃鶴樓的由來,是否真的和黃鶴有關呢?
其實這裡有一個略顯神秘的傳說,的確和黃鶴有點關係:據說原來在這裡有一個小酒館,是辛氏夫妻經營的,雖然辛勤勞作,但是一直生意一般。
有一天,門店裡來了一個衣衫襤褸但是身材魁梧的男人,來到酒館之後,就向老闆辛氏說:“想要討一杯酒喝,但是自己沒有錢。”老闆辛氏心地善良,並沒有因為來人沒有錢而看不起,相反給他了一大碗酒,而且還送了一個菜。
於是在接下來的半年,每天這個男人都會來,討一碗酒喝,老闆辛氏每求必應,只要來都可以喝一碗酒。
有一天,這個男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老闆說:“我喝了你半年的酒,但是沒有錢還你,實在不好意思,就在你們店裡畫一幅畫吧!”話音剛落,沒等老闆辛氏做出反應,這個男人就從自己帶的籃子裡拿出橘子,畫了一隻鶴在牆上,因為橘子是黃色的,那麼這隻鶴也就是黃色的。
這隻黃鶴極為神奇,只要有人拍手歌唱,就能在牆上歌舞相隨。一時全城轟動,人們紛紛來到門店,為的就是欣賞黃鶴起舞。
轉眼十年過去了,老闆辛氏賺了很多錢,但是由於牆不能移動,於是就在這裡繼續營業。
十年後的一天,門店來了個衣衫襤褸的男人,老闆一看,這就是十年前那個畫黃鶴的人呀。
於是老闆辛氏極為感激,表示要供養他!此人哈哈大笑,取出笛子吹起曲子,天上的雲朵落到地面上,黃鶴也從牆上來到了那個人的身邊。
那個人騎上黃鶴,隨著白雲飛上天。老闆辛氏極為感激,於是在這個地方修建了一座樓閣,來紀念這位仙人和黃鶴,剛開始叫辛氏樓,後來取名為黃鶴樓。
到了唐代,黃鶴樓迎來了一個詩人,名叫崔顥,在聽聞這個神話和目睹了黃鶴樓的雄壯後,揮筆寫下了千古名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可以說正是崔顥讓黃鶴樓名揚天下,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遊覽,最終連詩仙李白也欣然來訪,寫下了:“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在唐代那個詩歌繁盛的時代,黃鶴樓憑藉崔顥和李白,最終成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建於唐初,岳陽樓建於北宋,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東吳)。
那麼,黃鶴樓的由來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黃鶴的傳說只是傳說。根據史書,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當時的孫權為了更好的控制荊州,和曹魏蜀漢抗衡,下令在現在武昌蛇山附近修建一座城池,同時在沿江一個修建了一座望樓,用作軍事觀察,這就是黃鶴樓的前身。
黃武八年,孫權在這裡即位稱帝,立國號為吳,史稱東吳。後來東吳亡國,西晉一統天下,望樓失去了軍事價值,再加上武昌成為商旅來往的地方,號稱九省通衢,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
“遊必於此!趙翠遊玩黃鶴樓,一層一層賞玩,看到好多題詞,最好來到黃鶴樓最高處,這裡有一個茶室,點了一杯茶,坐在這裡,眺望長江,清風襲來,不得不說: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