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圈子之間有碰撞其實很正常。
比如,足球迷和籃球迷會因為C羅和詹姆斯而吵起來。
林誠也莫名其妙的因為這次入選福布斯精英榜單,被網友們架在了輿論中心。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電競行業太特殊了。
目前國內仍舊有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行業。
直至前些年,電競選手在他們眼裡還是一群不務正業臭打遊戲的。
現在發現這群臭打遊戲的居然有人拿著千萬年薪,即使是電競幕後從業人員薪水都不比一般社畜低,自然會有人不平衡。
看到新聞隨口酸一下也很正常。
但電競圈粉絲出了名的暴躁。
面對圈外人士毫無道理的指責,電競觀眾可能上去就是一頓儒雅問候,導致圈內圈外衝突加劇。
林誠這兩天直播也總有人來帶節奏,他很注意說法方式,儘量避免引起更大節奏。
他不惹事,只是因為怕事。
雖然節奏大,但不可否認林誠的流量很誇張。
即使他人根本不在國內。
不少國內品牌聞著味來了,都在詢問跟他合作的可能。
因為要準備MSI,鄭詩妍幫林誠推掉了很多活動。
說實話,林誠賺錢都賺麻了。
中國市場實在太大,林誠這種有流量形象又好的人就是商家寵兒。
谷愛凌因為BJ冬奧會的出色發揮,加上特殊的背景,冬奧結束的這兩個月狂攬價值近億的商業合同,幾乎已經鎖定今年《福布斯》全球女運動員收入排名的前列了。
雖然隨著冬奧熱度消退,加上谷愛凌回到美國後續商業合同會銳減,但根據前幾年的福布斯收入榜單來看,她最終排名前三是有很大希望的。
當然,前兩個比較難以撼動,分別是大阪直美和小威廉姆斯。
值得一提的是,大阪直美跟谷愛凌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
大阪直美從小生活在美國,18歲之後加入日本國籍,奪得大滿貫之後吸金能力直接超過常年霸佔女運動員收入榜首的小威。
背靠美國和日本兩個商業大國,再加上黑人混血,BUFF疊滿。
網球本來就是熱度最高的單人體育專案,大阪直美如今的商業價值已經成為其他女運動員難以撼動的存在了。
根據日本法律,22歲之後雙國籍人員必須放棄其一,大阪直美不惜向美國繳納千萬美元棄國稅也要保留日本國籍,顯然很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
對於美國,她並不算多稀罕。
但對日本,她就是日本網壇獨一無二的存在。
日本國籍對他的商業價值影響很大。
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今年她澳網一輪遊,成績穩步下滑,世界排名都掉到了百名開外,但大阪直美依舊是世界上最掙錢的女運動員。
這就是背靠大市場的好處。
只要你有成績,絕對不會缺錢。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林誠。
雖然電競產業比起傳統體育還有很多不足,但林誠個人形象良好,背靠中國市場再加上賽場斷檔的統治力,確實吸金能力很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