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某個說自己一個星期後回國的故事大王,餘小行想要建立的不是韭菜王國,而是一個穩固長久的宗門!
在餘小行看來,一個宗門想要站穩,想要好好執行,必須要打好基礎,而他認為的基礎,就是丹藥!
在這個修行的世界,丹藥永遠是最主流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和商品,因為一個修行者的一生消耗最多的修行資源,那一定是丹藥!
比如築基丹這種再基礎不過的丹藥,無論是在什麼地方,築基丹都不會便宜,一是市場需求量極大,二是煉製築基丹的原材料很多,而且這些材料不是一天兩天能種好的,所以築基丹在市場內的總量不夠多。
有些已經築基的修士,在看到一個地方有賣築基丹的時候,也會買上一些,因為築基丹的價值擺在那裡,拿在手裡永遠不用擔心跌價,說不定哪天還能升值,再高價賣出去呢。
那要製造一顆築基丹呢?
首先,必須要有土地、有種子,由修士在土地中種植、培養、收穫,最後由煉丹師煉製。
這就是一個基礎的產業鏈。
在餘小行的設想裡,黃楓堂的初期發展,就是圍繞著這個基礎產業鏈運轉!
第一步,開闢兩種土地:
第一種是靈氣充裕的地方,這裡開闢的藥田種植成熟期很長的珍惜藥草,
第二種是在靈氣一般的地方,這裡則種植成熟期短的普通藥草。
第二步,給修士提供種子和種植建議,讓他們同時種珍惜藥草和普通藥草。
因為以後要實行貢獻點制度,而貢獻點又和勞動產生的價值有關,成熟期長的珍惜藥草明顯能賺的更多,但是自己短期內的修行要怎麼辦呢?
誒,這個時候,就要種一些成熟期短的普通藥草,儘快獲得一些貢獻點,以滿足當下的需求。
就像是理財,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拿出去買股票賺大錢,你還是要留一部分,或者存在銀行裡,以對付短期內的經濟問題。
第三步,那就是要培養煉丹師!
黃楓宗以前是不會刻意培養煉丹師的,因為煉丹師這種職業是需要練手的,光聽老師在這裡說,那是肯定做不了煉丹師的。
但是練手,也就意味著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讓新手掌握煉丹的感覺,而這種消耗也不一定能獲得多少利益,還不如直接把這些資源賣了賺錢。
這就是以前黃楓宗的做法。
而餘小行不一樣,這種只有極少數人能獲得利益的做法,他是不會苟同的。
餘小行想復興太一門,那是讓所有人都能一起富起來,強起來,增加弟子對宗門的熱愛,這樣的宗門才能長久!
......
在確定發展方向後,餘小行馬上開始了行動。
他就找到了黃楓宗時期負責管理藥草種植的幾個修士,詢問現有的藥園數量。
他一問才知道,黃楓堂的藥園其實很少,如果黃楓堂以貢獻點制度為核心開始執行,那一定會差土地,但是他問具體差多少,幾個管理的修士也是一陣搖頭晃腦,表示不好猜測。
餘小行本想馬上去開墾荒地的,但是要開墾多少土地都不知道,這可讓他犯了難。
宗門的運營,實在不是容易的事,餘小行只得去請教林青蓮,林青蓮告訴餘小行,要管理一個宗門,需要對宗門有一個詳細的瞭解,餘小行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