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平臺,關於《明日之星》的每一期都會討論。
是除了紅圍脖之外,熱度最高的地方了。
而且,這裡有不少專業人士。
關於一些表演,通常能分析得頭頭是道,很有水平。
比如江澈之前唱的那幾首歌,這邊就有很多人剖析過,基本上都是讚譽。
趙逸軒都看過,他看得很眼紅。
明明是土嗨歌,可經過別人這麼一解析,好像確實很有水平的樣子。
如果江澈不是沒背景的素人,他都要懷疑這是江澈買了一大批水軍。
“如何評價同為古風歌的江澈的《清明上河圖》和趙逸軒的《踏江山》?”
排名第一的問題。
趙逸軒不由一皺眉。
糟糕。
被對比了。
那下面的回答,恐怕他很不利。
不過,他還是按捺不住,往下看了。
第一個回答。
是長篇大論,寫的東西不少。
“古風歌聽過不少,這個型別這幾年蠻受歡迎的,古風圈也漸漸從小眾圈子發展得越來越大了。不過,目前氾濫的古風歌太多了,作品質量參差不齊。譬如短影片平臺上通常配的那些古風音樂,水平就相當一般。趙逸軒這首《踏江山》,就屬於這一類。
辭藻華麗,但不知所云,胡亂堆砌,原因很簡單,寫不出精煉又意蘊深遠的詞。
趙逸軒的《踏江山》,讓我想到了古風歌曲的速成攻略。
套用一些詞語,加上一些基本句式,便速成了一首歌。
這樣的歌,只會給古風抹黑,還會顯得自己審美low,少追捧為好。”
趙逸軒看得很難受。
他當初覺得這歌不錯,就是覺得像短影片平臺上大火的古風歌曲。
所以,想著營銷一下,可以火一把。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
江澈也來了一首古風,他被狠狠碾壓了。
想火的希望,基本算是破滅了。
繼續往下看。
“個人認為,古風是一種意境,一種畫面感,一種文化底蘊,這是國人骨子裡原本就有的東西。而古風歌曲,只需要把這種已經存在的畫面,用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可。簡單的句子,就能人心領神會。而江澈的《清明上河圖》,毫無疑問做到了。
另外,編曲運用到的眾多樂器,都是華夏傳統樂器,琵琶、古箏、笛子、壎……組合得非常好,這才是真正的古風,大氣的國風。
即便是蔡亦南,這回也無話可說,沒法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