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裡共有多少研究員?
總工說這裡容納了大約137位研究員,3位專案小組負責人,一位總工,11位後勤人員,一位傷員和兩位精神治癒師。
也就是說,基地裡有154人需要用餐。
這需要一箇中型及以上廚房,一口大鍋,一個煲飯的,以及兩個燉盅。
還有一些廚房日常用具。
列了清單之後,一天不到,這些東西就配齊了。
同樣一起來的,還有水靈靈的蔬菜和許久不見的五花肉~
許久不摸廚具,當真是技癢了。
瞧這青菜多水靈,瞧這麵粉多白淨。
另一邊,慕工研究室內。
“怎麼江同學突然要我們多搬幾臺能量儲存儀過來了?”研究室內發生一些變化,慕工多問了兩句。
進來研究穩步前進,成果頗豐,大家心情愉悅,就也有心思聊天。
“老師你沒發現嗎?今天江同學提前下班啦。”跟秋秋接觸最多的研究員抬起頭,“估計是小姑娘有自己的事情,要早點回去。”
“又怕影響我們研究,就多提了建議唄,我覺得這樣也好,省的人家小同學一直站在這裡,奇怪死了。”
“是啊是啊。”又有人發聲,“雖然我很少抬頭,但是一抬頭就看見一個學生在等我們……”
那滋味,不好受。
大家思考問題的角度都很單純。
從來不會覺得秋秋之前答應了幫忙,留下來充能,現在又不充了,想早點回去休息叫出爾反爾,反而覺得:這樣也挺踏實。
慕工也抹了一把汗,“也是,辛苦人家了,我這麼年紀輕輕的時候,坐都坐不住。”
還得擱著沒網沒朋友熬時間,“還好來了個她認識的人。”
確實還好。
淺聲談了幾句,時間又過了六分鐘,這還了得,時間就是金錢吶!
“不說了不說了,還早,我們再做兩組分析實驗,然後回去休息。”
“老師,那我們開始吧!”
“來!”
一聲令起,機器運轉,所有人的目光又回到了機器上。
手指不停得再動,因為太過投入,手上的動作一刻也不停歇,精神的壓力、神經的緊繃,讓這些人儘管是在冬天,額角也會落下汗滴。
辛苦是辛苦的。
透支身體也是的確透支了的。
可誰也不怕、誰也不懼。
在這條路上向來如此,即使自身倒下成為明燈,也不會後悔所做,只會悔:還未看見想見的成果,竟不能再與國效忠。
慕工組是如此,意工組,也是如此。
秋秋這會兒正在廚房呢。
當時他提出這個建議,總工說的是包1餐算作調理,但是秋秋覺得1餐太少了,想著包2或者包3,反正算個歷練嘛。
總工覺得她這樣太辛苦,但胳膊肘擰不過大腿,蓋不住秋秋自己原因,他只能服從秋秋本人意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