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頓悟,秦老將怕不是受傷這麼簡單,而是你們都有可能沒命。”
“如果你不頓悟,大命就不會去忌憚你,他就不會待在北域觀望你的悟意而不敢過來。”
“如果你讓大家走了,你能堅持多久?沒有你這個支柱在,你那些一盤散沙的子民又能跑多久?”
“如果你和北域交好,你那叫交好嗎?那是毫無骨氣的退讓,這樣的你,你覺得自己是東域的人還是北域的狗?”
“拋開這些不談,就說說秦老將在戰場上和北域打過多少交道了?北域的野心,我相信你比我清楚,燕侯!”
聖人透過杏樹枝說出的一句句話,讓燕侯啞口無言。
“燕侯,你還記得,你留在這裡的初心嗎?”
初心麼?是啊,他為什麼會這麼鬼使神差地留在這裡呢?真是為了秦侯當年的遭遇感到不服?真是為了那個什麼“九州大計”?如果都不是,那他留在這裡是匹夫之勇,還是其他原因?
燕侯心中起初沒有答案,但是他也慢慢找到了答案。
“聖人,我曾聞軻夫子所言:‘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自從聽到那句話起,我便將此句牢記於心,也許我留在這裡的初心,也正是如此。”
聖人那邊似乎沉默了一下。
“好了,燕侯。如果沒猜錯的話,大命馬上就到了。你雖然剛剛悟意,戰鬥力上升了一個檔次,又在自己的地盤上,有足夠的氣運加持。但是你剛悟完意,實力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在適當的時候,要懂得用好身邊的人或物。”
“本侯省得。”
“儘管去守,我已經以杏壇的名義調動一些人北上了,槐谷那邊大機率也會出人情請高手過來,老師那邊估計也有所佈局,何況燕國的氣運也已經盡數歸還了。現在只要你撐過眼前這道坎,後面都好說了。”
“還請聖人替我轉告智者和那位,燕國的侯,誓死不負九州重託!人在城就在,城毀人亡!”
“有決心是好事,但切記不要匹夫之勇。北境沒了,以東域的底蘊,再奪回來便是;可高手沒了,不知要多久才能培養出一個來了。”
“本侯省得。”
“還自稱侯呢?看來洛陽那邊的詔書還沒送過來啊,燕王!”
“王?”
“前段時間洛陽傳來訊息,大王得知了你寧死不去的事情後,決定在我們出手的基礎上再幫你一把,他將王位禪讓給你了!”
“什麼?這怎麼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的?雖然我也就得奇怪,但是你記住就好了。等詔書送到了你手裡之後,大命他攻打的就不再是燕國,而是以燕國為首的整個九州!”
燕侯被這個訊息震撼得啞口無言。
“你要是接受不了,大可以不同意。但是在你拒絕之前,你要記住:既然你要把北境守住,那就把北境守好了,守死了!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完了,再去洛陽和大王談拒絕禪讓的事情!”
“本侯明白……”
“就說這麼多了,大命馬上就到,好好準備吧。”
杏樹枝歸於平靜,但是燕侯和秦老將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燕侯帶著秦老將,在城牆上,對著南面,行了一個最高規格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