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隨著劍南節度使高仙靈在長生殿外足足等候了兩個月,才終於蒙李隆基召見。
那日南詔朝廷中發生大變,李格桑從此十五日不早朝,沉浸在失去愛妻的巨大悲痛中,卻想不到舍瓦這人陰險甚於常人,當時竟然假裝自殺,其實並不是真的咬斷了自己的舌頭,趁著謝小意為他自殺而死的混亂,竟然逃走了!
唐朝和李格桑當時忙於救活謝小意,卻也忽略了舍瓦竟然沒死,以致終於讓他逃脫。
七天後,正是李格桑以皇后之禮葬謝小意的時候,舍瓦派人送來了一封信,李格桑當著唐朝的面拆開,書上鮮血淋漓,卻是舍瓦寫的一封血書:
李格桑,我是舍瓦!你害死了我平生唯一最愛的女人,此仇不共戴天,為表感謝,我請你的女兒李蓮公主一起前往唐朝長安,現正在前往唐朝的途中,我想我們還會再見面的,你等死吧!
就因為這封信,才使唐朝心驚肉跳,在徵得李格桑的同意後,只帶專信一人就趕往長安,設法相救。不想在路上竟遇唐朝劍南節度使高仙靈,遂與之結交,以南詔使節的身份覲見李隆基。高仙靈有求於他,自是樂意。
唐朝隨著高仙靈循著長安古城的東市進了宮城,眼前的景象使他甚為吃驚。他以前也來過西安,看到過西安古拙的城牆,卻怎麼也無法將那時的西安和現在的長安聯絡在一起。
長安城的街道筆直,南北縱橫,東西交錯,延伸向天盡頭,市肆繁華,井字形的街道里,店鋪林立,四通八達,貨物充足。
唐朝是從太極殿進入宮城的,專向城北的東內,也就是當時人稱的“大明宮”,然後到達麟德殿。
李隆基為了打擊高仙靈,竟然在麟德殿召見兩人,同時命宮人準備好國宴,宴請唐朝,反將堂堂的劍南節度使、封疆大吏高仙靈在這接見外賓的地方和唐朝一起召見,顯然有輕視之意。
左右金盔金甲,刀槍耀眼,宮殿裡金碧輝煌,梨園正在演出李隆基親自制作的《霓裳羽衣曲》,一片肅穆之中,帶有無邊喜樂,彰顯大國風範。
高仙靈身材魁梧,武功不錯,擅長帶兵,打過不少勝仗,靠著哥哥高仙芝的關係,不斷高升,終於爬上了節度使的寶座,李隆基對他自是重視,但由於這小子不會揣測李隆基的聖意,李隆基對他自然有些惱怒,看他跪下之後屁股翹得老高,口稱:“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隆基哼了一聲,不理會他,向著唐朝微微一笑。
唐朝其時正在觀察李隆基,見他相貌英武,有龍相虎步之姿,見他一笑,趕緊想到自己還沒拜見,隨即深深作揖,說道:“南詔使節唐朝參見陛下,祝陛下福體安康!”
卻並不下跪,李隆基雖然不快,但還是頷首道:“謝謝,平身!坐!”
唐朝就老實不客氣的坐下,坐在錦墩上,四周一看,不禁驚歎於這殿宇的廣大。
李隆基並不理會高仙靈像狗一樣的趴在地上,微微一笑,眼睛向唐朝的臉上掃了過來:“唐朝?你這個小使臣取的好名字?”
唐朝趕緊按照李白以前的指點說道:“陛下,您誤會啦,我雖然姓唐,可是這個朝,不是‘朝廷’的朝,而是鳥巢的巢。”
李隆基龍顏大悅:“呵呵呵呵,原來這樣,朕的確是誤會了你,請用餐吧!”
說完這話,左右立即端上國宴,說不盡那許多山珍海味,唐朝也不客氣,拿起筷子就大塊朵頤。
李隆基舉起酒杯,淺淺的向唐朝一舉,算是向他敬酒,然後說道:“唐使節不知何事造訪敝國?”
唐朝喝盡了杯中佳釀,說道:“陛下,高節度使還跪在地上,請皇上恩准他起身?”
李隆基眼睛就斜了高仙靈一眼,說道:“看在唐使節的份上,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