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朝廷裡,白玉柱石前,李格桑一身白衣,端坐在龍椅上,儒雅而顯王者風範,只聽他溫和的說道:“唐愛卿平身,祝你凱旋歸來,朕十分歡喜!”
唐朝就恭身道:“謝陛下!”
李格桑就說道:“朕以八千兵力付卿,本以為會聽到你派人回朝求救的信使,想不到竟在諒兒失敗之後還敢孤軍深入,以寡敵眾,最終將舍瓦擒拿,掃平叛亂,雖古之張良、孔明,亦不過如此!”
唐朝聽李格桑稱讚太過,趕緊拜伏在地:“陛下,唐朝因緣際會,再加上得到李諒哥哥的幫助,這才僥倖成功,絕不敢和張良、孔明這樣的人相提並論。”
李格桑隨即知道有些過了,笑道:“是是,呵呵,張良、孔明都是匡扶天下的賢臣,我南詔小國,是不該這樣比的,不過,你是我的女婿,我特別喜歡一點,言辭過分,也不是我的錯吧?”
唐朝就伏地道:“謝陛下隆恩!”
心想,皇上的訊息也真的是靈,怎麼知道李諒兵敗的事情?心思一轉,立即知道是李格桑在兩人軍中都安插了眼線之故,不禁心下畏懼:要是我存一點半點的私心,腦袋說不定這個時候已經搬家了,以後可得小心。
心中同時有些慚愧,李格桑不明真相,竟將我和張良、孔明這樣的人相提並論,那顯然是將我唐朝看得高了。要知道,這區區的埋伏計,在《三國演義》裡到處都是,自己不過是稍稍借用一下而已。再說了,派人到舍瓦軍中散佈流言,那是看臥底的電影看得太多了,之前看過的《無間道》裡,臥底大都是這樣煽動別人的,也不希奇,但想不到在這個社會里一試,竟收奇效。
李格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該給唐朝何等官職,這次的大功一立,立即在朝廷上封唐朝為上柱國,兼天下兵馬副元帥,和狼正軒共掌天下兵馬。
唐朝本待推辭,但想到這畢竟是在朝堂上,可不能削了李格桑的金面,只得跪下謝恩。心中明白,李格桑經過這次叛亂之後,對狼正軒還是有了一些戒心,名義上是封我為副元帥,實際上是要我監視狼正軒的一舉一動。也難怪,李格桑之前所以猝不及防,被狼正軒所乘,還不是因為對著義弟相信太過,以致他秘密叛亂,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狼正軒心知肚明,只得跟著群臣說了幾句恭賀的話。
須臾朝散,李格桑急著要見謝小意。
唐朝見李格桑一臉焦急的樣子,心中好笑,想不到李格桑這樣的人,竟對謝小意這樣一個女子如此重視,倒有些後悔在剛見面的時候觸怒她了,奶奶的,這麼傾國傾城的人兒,自己竟然不逗她高興,那不是比沒有見更遺憾嗎?
但隨即扇了扇自己的耳光:乖乖,我怎麼想得這麼斜,謝小意可是四十多歲的女人了,自己怎麼這樣好色?
但當唐朝再次見到謝小意的時候,他驚得呆了,許多日不見,她竟比以前更美了幾倍,她就這樣在宮女的陪同下輕飄飄的來到這麼多人的面前。
所有人都鴉雀無聲,都被她的容光所吸引,連眼珠也不能轉動了。
就聽李格桑有些哽咽的聲音說道:“阿意,這二十年來,可苦了你啦?”
謝小意的眼裡忽然射出無邊的憤怒:“你是誰,你憑什麼這樣叫我?”
語氣冷漠到使人想到冰。
幸虧這個時候跟來的人,除了唐朝之外,都是李格桑的近侍,這才沒有引起軒然大波。但就算這樣,一個宦官已經喝道:“放肆!這是陛下,請放尊重點!”
李格桑向那老年宦官微微搖手,示意他不要說話,然後對著謝小意:“阿意,我知道你一直恨我,以為我背叛了你,其實,你不知道,我這二十年來也不好過,我天天都在思念你!”
謝小意本來冰冷的身體忽然起了輕微的顫抖:“你,你為什麼當著這麼多人說這些無恥的話?”
李格桑就說道:“阿意,一聽到你的訊息,我恨不得生了翅膀,馬上來到你的身邊,你不知道嗎,我之所以被擒,發生狼正軒和彝部這樣重大的叛亂,都是因為你,阿意,因為一想到你,就忍耐不住,親自來救你,結果卻落入了舍瓦的手中,阿意,我對你,這一輩子都是真心真意的,請相信我!”
這幾句話一說,謝小意的臉色稍微的好了一點,沉默了半晌,說道:“謝謝你,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