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完這話,叢林後面衝出無數的兵士,早已準備好的檑木炮石打將出來,射住了李諒手下兵士。
只見舍瓦一腳踹出,將山上的紅旗踢倒,山下立即響起了雷鳴般的聲音,卻是彝族士兵在另一裨將浪飛的帶領下包圍住了李諒。
原來,舍瓦知道是李諒領兵,故意用了激將法,在小山上誘敵,想不到伏虎太子做事莽撞,竟然輕敵致此,想一鼓作氣的就擒住舍瓦,卻不想反被包圍。
舍瓦和手下兵士約好,擲杯為號,同時放倒大旗,上下夾攻,務必要盡殲來敵。
李諒久經戰陣,雖被包圍,但並不慌張,命令弓箭手射住山上的舍瓦士兵,命令後隊速退,知道在這山坡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地方,最是危險,必須退到平原廣闊之處方好紮營死守,再圖進取。
但舍瓦是何等人,豈會給他這個機會,身先士卒的衝上了出去,手上長劍飛舞,擋者無不披靡,再加上檑木炮石,居高臨下之威,一下子被他衝開箭陣缺口,殺了上來。
伏虎太子大恨,揮刀敵住舍瓦,死命守住了後路。
幸得伏虎太子手下的都是狼正軒的精兵,久經考驗,雖在如此形勢之下,仍然死守,這才沒有被舍瓦衝開缺口。
也幸虧這樣,後隊的南詔軍隊死命衝破了浪飛的包圍,殺開一條血路,衝進了平原廣闊之地。
舍瓦嘆息一聲,知道全殲敵人的計謀沒有得逞,自身傷亡也很嚴重,下令鳴金收兵,在彝寨前列成陣勢,據險而守,靜待南詔後續兵馬的到來。
李諒拼死殿後,退後三十里,身上雖然多處受傷,但總算還是敵住了舍瓦的進攻,計點軍士,竟然死傷過半,只有三千人馬還堪可用,只好紮營,深栽鹿角,害怕舍瓦繼續進攻。在營中伏地大哭,眾將已多帶傷,只得勉強安慰。
唐朝帶兵緩緩而行,將到彝寨,早有李諒的軍士報入,唐朝召來一問,才知道李諒已然兵敗,人馬死傷大半,正在堅守。
唐朝用好言安慰,叫軍士先回,他隨後就親自前去探問太子。
唐朝約住軍馬,只帶專氏五虎來到李諒的軍帳裡相問。
李諒大哭:“賢弟,我,我輕敵大意,不想竟為舍瓦所算!”說罷痛哭。
唐朝知道,不就是折了幾千軍馬,他本不必如此傷心的,看來是想到不立功反受辱,恐怕於將來皇位爭奪上吃虧傷心,也不好安慰,只說道:“大哥放心,我這就催動本部兵馬給你報仇!”
李諒趕緊拉住唐朝的袖子:“賢弟,你切不可輕視舍瓦,還是讓我先回朝搬兵之後再做打算?”
唐朝就笑笑道:“是,謝謝大哥的提醒。不過,要是太子回朝,父王一定會覺得我們兵敗了,南詔剛經大亂,國中空虛,這樣的話,不僅有損於太子聲威,更有損於陛下威名,不如讓小弟試試,一旦不能成功,再回朝搬兵不遲?”
李諒一聽也甚為有理,說道:“好好,就依你的。”
唐朝就說道:“大哥,我一直想親口告訴你一句話,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我想說!”
李諒就說道:“請說!”
唐朝就道:“大哥,小弟絕無要和你爭皇位的意思,你放心,要是一旦有點功勞,兄弟在陛下面前一定說是兄長的功勞,你,你們李家將李蓮公主給了我,我,我已經心滿意足了,絕不會讓你為難的。我,我帶兵緩緩而行,為的就是不和大哥爭功!”
這席話,當著眾將領的面前說出來,光明磊落,李諒深為感動:“賢弟,我,我一直錯怪了你!”,緊緊握住了他的手不放。
原來,自那天慶功宴之後,李諒就對唐朝敵意甚深,知道他是今後自己皇位上最大的威脅。唐朝本來想將這番話悄悄向她說出,但一直不得其便。
只聽李諒大聲道:“不不,賢弟,我,我雖然是父王的兒子,按理該繼承南詔大位,但我絕對不是個豬狗不如的小人,唐賢弟對我有救命之恩,您,您千萬別這樣說,還是按照父王的決定,要是將來你的功勞真比我大,你就繼承大統吧!”
唐朝再三推辭,但李諒堅持不許,氣氛甚為尷尬。
請有鮮花的支援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