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這樣的挫敗,舍瓦和狼正軒只好整兵休整,現在也終於體會到禁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勢了。
趁著這個時機,李格桑組織軍民加強城防,宮女則埋鍋做飯,輪換休息,以保持體力。
舍瓦帳中,狼正軒和他相視而笑:“想不到這個聲東擊西之計,竟被李軍識破,李軍之中,必有能人!”
舍瓦就點頭道:“無妨,諒李軍昨夜雖然拼死守住,但傷亡必定巨大,我等切不可給其喘息的時機,即使付出十倍的代價,也要速戰速決。”
狼正軒就搖頭:“舍瓦將軍,不行,李軍死守堅城,急切之間想要攻下,那是難如登天,反而多傷士卒,震動軍心,不如智取。”
舍瓦想到城池的堅固,點頭道:“太尉有何高見?”
狼正軒就說道:“不如以堆土山之法攻擊之。”附耳舍瓦耳邊說道如此如此。
舍瓦大喜,指揮手下軍士每人取一大包土,齊到演武場聽命。
李格桑這日起來巡城,只見下面彝部軍隊竟然三三兩兩,不成佇列,似乎在挖掘什麼,哈哈大笑,對身旁的唐朝和李白說道:“彝部士兵乃烏何之眾,雖有百萬,不足懼也。”
唐朝搖頭道:“陛下,小婿卻不這樣認為,《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攻擊蠻王孟獲之時,曾經命令士兵用沙土堆積而成雲梯,攻下了三江城,我見下面的彝兵雖然隊伍不整,但一個個取下身上衣服似乎在包什麼東西,莫不是效法諸葛亮當年的計策?”
李格桑猛的一驚,叫聲“哎呀”,焦急的道:“那該怎麼辦?”
唐朝就說道:“小婿有一法可破此計,只須如此如此。”
李格桑一聽大驚,立即命令親兵傳令叫每個軍士挑一擔井水到城頭上交割。
眾人雖覺詫異,但皇上有命,不得不依。
就聽李格桑好奇的問道:“諸葛亮的這條計策,本王倒是聽說過,就沒聽說過還有什麼《三國演義》,本王僻處南疆,倒是對中原掌故多有未知。”
唐朝心中叫聲好險:《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著,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生,世上又哪裡有人知道《三國演義》?鬧了這個大笑話之後,只得硬著頭皮撒謊道:“這,這些市井俚書,陛下又哪裡有時間去看。”
李格桑信以為真,連連稱讚唐朝博學多才。
就在這個時候,舍瓦抽出長劍在空中虛砍一砍,發出一聲淒厲的嘯聲,集結全部兵士道:“各人將手中的沙包槓在肩頭!”
眾兵聽令,舍瓦又繼續道:“各人將肩上的沙包搬到南城城牆下,先到者為頭功!出發!”
這一聲令下,三萬軍兵頓時蜂擁而上,將肩上的沙包放在牆角,剎那間堆積成一座巨大的土山。
這個時候,狼正軒親率領八千精兵搶上土山,迅截無倫的衝上城來。
李格桑心中讚歎:唐朝此人,深不可測,竟然料敵機先,要是毫無防備,南牆防禦本來最是脆弱,要是給這迅雷不及掩耳的一擊,恐怕真的被狼正軒得手,命令城頭士兵且慢出擊,待到狼正軒的部隊距離城牆只有數十米距離之時,才大叫一聲“倒水!”
這一聲令下,水流如注,頓時將剛剛搭成的一座土山衝得七零八落。
土山倉促而成,自然並不堅固,這時候被水一衝,土山上計程車兵寸步難進,有的一骨碌的摔下城牆,有的則被陷進了土山裡,一時間哭爹叫娘,紛紛逃竄。
狼正軒押後,本欲在最關鍵的時刻自己親身衝上,開啟缺口,想不到剎那間就土崩瓦解。
李格桑站在城頭上高叫道:“狼正軒,你這點點伎倆,是難不倒本王的,還是另想它法吧!”
說罷哈哈大笑。
狼正軒大怒,鐵胎畫弓一起,一隻羽箭閃電般的射來,直取李格桑,箭未到,已經帶著刺骨的嘯聲。
四周的人啊了一聲,心中佩服狼正軒神箭,射到上百丈的高空,竟然還有如許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