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楊玄林,化境中期的能力,果然是不同凡響,說話的時候,一點也沒有先前的煙火氣。
“哎呀,陛下,微臣真是該死,不知道陛下前來,有失遠迎,咳……”翻身在床上坐了起來。
李隆基趕緊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大將軍,您快躺下,身體要緊。”
“我……我真是感動啊,微臣螻蟻之軀,怎能勞陛下動問,我……”
忽然之間咳嗽聲中,吐出一大口鮮血,將面前的被單也打溼了。
李隆基趕緊扶高仙芝躺下,早有下人上來將高仙芝的胸前擦拭乾淨。
李隆基心中冷笑:好個老狐狸,若不是我事先安插了心腹在他的軍中,說不定真會以為這老小子是為國效力,受了不輕的傷,要大大的嘉獎他呢。
當下,李隆基安慰了幾句,又叫出其子高玉,一起安慰了,叫他好好的看顧其父,隨即告辭而去。
……
徐州城東十餘里,唐朝軍營。
郭子儀站在有些朦朧的夜色之中,看著緩緩走近的唐朝,露出十分友善的笑容。
唐朝並沒有捆綁他,也沒有給他的雙腳上枷鎖,反而派了兩個特別美貌的丫鬟服侍他。
可是郭子儀拒絕了,他只喝了兩個丫鬟端上來的幾杯清水,並且堅持不肯更衣。
此時的他,無疑十分可怕,衣甲都是鮮血,全身散發出恐怖的氣息。
他似乎一直就在等唐朝的出現。
唐朝終於來了。
這是一個十分明淨的年輕人,帶給人的感受,就是溫暖和清爽。
“大將軍,我們又見面了。”唐朝看著軍營邊上的幾叢雛菊,輕描淡寫的攀談起來。
氣憤很輕鬆,郭子儀完全感覺不到任意的敵意或者不舒服,在這個年輕人的面前,他忽然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放飛的鳥兒。
唐朝似乎沒有刻意的招待他,但是他的身上,卻散發出一種使人親近的氣質。
剎那之間,郭子儀所有的戒心都釋放,隨口道:“是的,我們又見面了。”
唐朝就道:“大將軍,請恕我直言,是招待的丫鬟惹你生氣啦?”說話之間,他指了指郭子儀鮮血淋漓的衣甲。
“非也。她們很好的款待了我,是我自己不想更衣的。”
“哦,那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我家陛下親手賞賜給我的盔甲,我不能脫下。”
唐朝微笑:“不忘故人,乃大丈夫之所為。”
“不僅僅是故人,我還是我家陛下的臣。”
“臣分三等,你只能算愚臣。”唐朝的眼神忽然鋒利起來,此時的他,看起來和一柄出鞘的劍差不多。
唐朝的武功,已經到了深情氣質可以在瞬息之間轉變的地步。
“願聞其詳?”郭子儀的神色,也忽然之間鋒利起來。
細心的人這個時候可以看到,郭子儀的眼中散發出一種衝動,一種想和唐朝同歸於盡的衝動,他的眼神像野獸一般可怕。
可是唐朝似乎沒有一點察覺,侃侃說道:“三等臣子之分,乃是忠臣、愚臣和庸臣。庸臣者,隨波逐流,無足輕重,車載斗量;忠臣者,鐵骨錚錚,重若泰山,鳳毛麟角;而愚臣者,不知進退,自傷傷人,遺留千古之罵名,而今將軍正是這樣的愚臣。”
郭子儀的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我郭子儀為君為國,立下無數功勞,今天就是戰死在這裡,何能遺留千古之罵名?”
“將軍請聽:當今天下,李隆基耽於聲色,導致大亂,民心已失,而將軍反助之,豈不是逆天下人之志,而且殺戮眾多,天下人不罵你,難道罵我和安祿山?這是其一;再者,殘唐勢力不日被肅清,天下不復姓李,史書之中,你當然是叛逆,再有,最後一點,郭璦娶了洛水郡主,已成叛逆的親屬,將來必定會被新太子所忌,而將軍自身,被高仙芝排擠,此戰大敗,自己幾乎全軍覆沒不說,還險些搭上李隆基一條命,就算再回到李隆基帳下,也肯定會被朝廷之臣攻擊。你縱然不懼一死以謝李隆基的知遇之蒽,但是你為你子孫後代考慮過一點點嗎?若次,你做愚臣,還被後代子孫辱罵,怎麼不是落下千古罵名?”唐朝的聲音鏗鏘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