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各大將開始逐漸退回本陣之中,指揮手下兵馬開始衝擊,郭子儀立馬於護城河邊,帶領三千精兵督戰。
好一場大戰,真的是火星四射,在不到一盞茶的時間裡,雙方的死傷都是上萬人,鮮血和斷落的肢體亂飛,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大將指揮時候的喝令聲,交織成一副慘烈的畫面。
唐朝立馬於高阜處,觀看兩軍爭戰,以近萬的御林軍參加進攻,哪裡遇到危險,就叫隆多帶隊去救。
……
安祿山在親自督戰進攻的南門,打聽到高仙芝居然親自出馬,而且李隆基也在這裡親自督戰的訊息,趕緊將東西兩面進攻的大將撤了回來,集中兵力對付李隆基。
兩真對圓,雙方以弓箭射住陣腳,安祿山手提日月近刀,手下安守忠、李歸仁、田乾真、崔佑乾、蔡希德等一大批的將領簇擁而出,打黃旗,旗幟上大書“燕”字,左右金盔金甲,揮五營親兵逼近護城河,對上前來的高仙芝。
高仙芝一身黑盔黑甲,手挺丈八長槍,正要向安祿山罵戰,瞥眼見到李隆基帶著宣贊王子還有楊玄林這樣的驍將以及大批的御林軍前來助戰,心中鬆了口氣,趕緊給李隆基讓開條路,讓他和安祿山對敵。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李隆基一看到安祿山的時候,嘩啦的一聲抽出了腰間發倚天劍,指著安祿山的頭:“叛國賊子,朕以前何曾虧待了你,想不到,你居然做出如此豬狗不如的事情,給我納命來!”挽起一個劍花,就要親自去取安祿山的頭。
“陛下,等一等。”安祿山很恰當的選擇了說話的時機,“既然陛下說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之間今天索性就把話說清楚,然後再爽爽快快的大戰一場,到時候不管是我殺了你,還是你殺了我,都不算是忘恩負義,怎麼樣?”安祿山的金刀也在剎那之間鏘然出鞘,眼中射出仇恨的光芒。
“好!那朕問你,我當初封你為三鎮節度使,掌握北方軍務,還將幾乎整個北方的財政都歸於你手,你也不想想,你當初是一個小兵,一個只知道大吃大喝的傢伙,是朕讚賞你的戰功,破格將你提拔成一個大將軍,而且,朕還時常的召見你到長安,親自接待,如此寵遇,想不到你狼子野心,居然起兵反對我,真的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憤。”李隆基氣得白鬚飄揚,可以想像,他這些日子之中一直在等著有機會見到安祿山的時候狠狠的罵他。
但他自己也很奇怪的是,雖然自己心中有滿腔的憤怒,可是罵出去的時候,還是不解氣。
以李隆基如此內功,說這些話的時候,自是灌注了極強的內力,這一說話,兩軍將士都清清楚楚的聽到了。
他自然不能放過自己向安祿山手下之兵灌輸安祿山是叛逆的機會。
安祿山早在出來之前,謀士高尚和嚴莊就再三的告誡他:見了面不要和李隆基逞口舌之利,只需要指揮大軍交戰就行啦。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安祿山一看到李隆基斷了一臂,而且老態龍鍾的時候,忽然覺得十分的愜意,忍不住就要和這昔日的老上司對話幾句。
當然,其實他的內心之中還隱隱的有一種想在李隆基面前炫耀的意思,嘿嘿,你看看,我不在你手下做官,現在做的是大燕皇帝,而且兵強馬壯,擊敗你是遲早的事情。
“陛下,你此言大大的錯了!我問你,是誰為你守衛邊關,抵擋住突厥、馬賊還有天竺的進攻?是我,是我安祿山為你在戰場上一刀一槍的殺敵人,這才守住了北方,可是你看看你是怎麼對我的?居然聽信楊國忠這種小人的話,想要殺我這個忠臣。我告訴你,如果你當時殺了楊國忠,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可是你偏偏倒行逆施,還想要我回長安和他對質。你想想,即使你不殺我,但是回了朝廷,楊國忠這樣的小人會放得過我嗎?既然你不明忠奸,我只好起兵反對你啦。哼哼,使我想不到的是,陛下,到頭來你還是殺了楊國忠這個奸詐小人,證明我沒有看錯?”安祿山的金刀一指,照樣指著李隆基的頭,心中憤怒的想:其實我最大的不滿,就是你一直霸佔著楊玉環,你玩了這婆娘近二十年了,怎麼著也應該知足了,想不到你居然還以此為藉口要對付我安祿山,這是我無法忍受的。
當然,像這些話,他是不可能會當眾說出來的。他其實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知道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對自己不利。
“哼!你這是強詞奪理?你既然沒有做謀反的事情,那麼我告訴你,為什麼會做賊心虛,不敢回朝對質呢?區區一個楊國忠,就讓你害怕成這個樣子?”
“不錯。我的確害怕他,這個小人當時權勢熏天,普天之下又有誰不害怕他?我之所以起兵反你,還因為你荒yin物道,沉迷酒色,讓天下的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裹復,那個……生靈塗炭,為了救民於水火之中,我這是替天行道,你就等死,昏君!”
說實在的,後面的這些話,高尚和嚴莊教他背得純熟,的確也花了他們不少的時間,要知道,這就是安祿山起兵的理由,這也是他大燕王朝成立的理由。
當然還是詔書之中一再的提及,這也是正常的改朝換代的事情。
“逆賊,簡直是胡說八道,正是你這樣的逆賊禍亂國家,這才使得天下人都過著苦難的日子,只有清除你這樣的叛逆,天下才能重新清平,朕勸你立即投降,我還可以從輕發落,不然的話,就是被腰斬於市的下場。”
“哈哈,陛下,你看看你已經只剩下一隻手臂了,若是怕死,我可以饒你不死,但是我必須得連你另外一隻手臂也給斷了,這樣才能讓你真正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