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這一招,其實非常的高明,將戰場拉到劍門關之外,既可以憑藉地利,而且又使人難以防範。
畢竟,唐朝從陽平關進入蜀中,要經過數百里之地才能達到劍閣,於路之上不可能派出過多的斥候部隊。
作為一種常規,只有到即將靠近劍門關的時候,唐朝也才應該警惕埋伏和偷襲。
但是牛僧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行軍兩百里來此古棧道設伏。
若非唐朝對至誠之道的領悟,很可能真的會吃一個大虧。
“很好。一切按照計劃進行。”、牛僧孺很快的再次傳下了命令,一再的向所有將士強調:“等到唐朝軍隊進入埋伏區之後,一定要沉住氣,要等到他所有的部隊進入之後才能動手。”
另外牛僧孺還加了一條:“騎紅馬金盔金甲者就是唐朝。”
想當年,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公”龐統就是死在落鳳坡的棧道上。
牛僧孺心中很想一舉射殺了唐朝,就像當年漢中守軍射殺龐統一樣。
真刀真槍的交手,牛僧孺知道自己這一被子休想能殺掉唐朝。
可是再強的武功,也不一定能抵擋住萬箭齊發。
這也是為什麼楊再興死於小商河,初唐羅成死於淤泥河的緣故。
冷兵器時代,弓箭的威力,可是十分巨大。
就拿這次狼正軒失利來說,要不是他手中神箭箭箭並無虛發,親自殿後,怕不被李隆基和吐蕃聯軍殺得分崩離析。
也正是因為南詔有他這樣的箭神,狼正軒才能在兩方的夾攻之中安然撤退,屯兵綿竹。
此時張飛營兩邊的山坳裡,檑木炮石極多,而且還有無數的枯柴堆積,火箭上蘸滿了火油,弓箭手的箭袋裡都是圓鼓鼓的。
就只等著下手。
牛僧孺還有點擔心,他是素知唐朝詭計多端的,親自爬上險要之處,拿出行軍用的望遠鏡向山下望去,只見唐朝的大軍呈一字長蛇陣蜿蜒的進入張飛營的伏擊圈。
唔,人馬眾多,不下十萬之數。
牛僧孺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樂開了花,對左右的心腹說道:“唐朝,這一次,我要你有來無回。”
左右將士趕緊送上高帽:“大帥英明!唐朝就是再狡猾,他也不可能想到大帥也選擇這麼遠距離的伏擊他?”
“這就叫出其不意。用兵之人,若是事事都被對手算到,那還打什麼仗,只有送死的份!”
宣贊王子這邊,也是一個個的摩拳擦掌,準備殺唐朝一個片甲不留。
……
終於,唐朝所有的部隊進入了張飛營的有效攻擊區。
牛僧孺高舉長劍,爆雷也似的喝道:“下手!”
這是他們早已經約定好的動手的號令。
這聲命令之後,守衛在路口的宣贊王子檑木炮石冰雹一般的放了下去,首先截斷了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