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城,大明宮,長樂殿。
唐朝端坐於龍椅之上,心中忽然湧起一種無法控制的美妙的情感。
此時的他,正在寫著各式各樣的批覆。
各地的奏章雪片一般的彙集到京城,李白以及所屬的六部官吏雖然做了絕大部分,但是有關經濟和軍事的大事,還是必須要他親自處理。
只有在這個時候,唐朝才感覺微微的苦惱,這樣的批閱奏章,簡直比以前各科老師佈置的作業加起來還要多十倍。
看來這人人羨慕的皇帝,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其中還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苦惱。大概歷代容易出昏君,容易出大權旁落的事件,不是因為當皇帝的人能力差,而是當皇帝好玩的東西太多了。
就在他佔領長安的這短暫的三數個月之中,唐朝已經真正感受到了皇帝的至高無上。
皇帝最能讓無數人嫉妒到死的東西除了權力金錢之外,就是女人。
權力和金錢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女人,卻使靜下心來的唐朝大大的吃驚。
後宮三千,的確不是傳說。
李隆基的後宮遠不止三千,足足四萬之數。
他當時在長安出逃的時候,郭子儀所能幫他帶走的,也不過只是他的一些親生的王子公主還有有身份的妃子,大部分的宮女,都留了下來。
按照舍瓦的意思,乾脆就是將這些女人賞賜給自己手下的將士,但是臣相李白堅持不許,原因很簡單,他認為一朝一代的興衰,不僅僅是女人的問題,而是當皇帝的人是否能正確的行使自己的權力。他的意思是,即使將這一批宮女遣散了,但是作為皇帝的唐朝不可能就不要宮女了,最終還不是得重新培養。還不如將這些宮女留下,有選擇性的淘汰,到時候,把那些和皇帝有過肌膚之親,已經不純的宮女外放;而把那些忠於職守,沒有絲毫失貞行為的宮女留在宮中,讓她們繼續擔任職務。
唐朝最終採取了李白的觀點,想到現在社會之中,失貞的女人照樣可以找到真愛,那麼這些宮女為什麼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不過,考慮到再滯留前朝皇帝臨幸過的宮女,畢竟害怕引起物議,最終發給她們一些銀兩,讓她們到宮外謀生。當然,在如此眾多的美女之中,能夠被皇上臨幸過的女人,那是少之又少,所以唐朝現在的後宮,也分外的浩大。
這也是他這段時間以來遲遲沒有選出正宮皇后的原因。
他當下的後宮,暫時由文姜這婆娘管著,想不到的是,以她潑辣的脾氣,倒的確有些威嚴。至少這段日子之中沒有鬧出什麼大的風波。
宮女就是皇上的女人。
三個女人一臺戲,數萬名美女,更是故事多多,若非唐朝熟悉現在社會的公司運作機制,將公司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還真的搞不定這麼龐大的一群女人。
他現在當然不可能臨幸這麼多的女人,但是也有一種擁有的滿足感。
所以,一旦他回到後宮的時候,批閱奏章雖然勞累,但是心裡的那種滿足感,那種優越感,還是使他的疲勞大大的降低。
宮女也嚴格的分為很多層次。
最高的皇后不用說了。
皇后之下有四大一品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另外還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的官階。
再有二十七世婦:睫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了;才人九人,已經是正五品。
還有就是八十一御妻,這些女人,皇上都有義務讓他們懷上自己的龍種。其中,寶林二十七人,享受正六品的俸祿;御女二十七人,享受正七品的俸祿,綵女二十七人,享受正八品的俸祿。
當然,除了這些美豔出眾,才華卓越的女人之外,還有許多尚膳間的,雜役間的,針線間,戲班間的美女。
各路的美女爭奇鬥豔,有不少才華出眾,美麗無比的女子屈身在雜役間等地,也有被皇上私自看到,隨時臨幸的。
……
但是,這許許多多的女人,唐朝都沒有動心,他再看到末摘花的時候,心中依然湧起一種憐惜的感覺。
“皇上,您要的荔枝來啦。請品嚐一下。”這溫柔如水的女子輕輕的剝出了一個荔枝,露出裡面雪白的肉,纖纖玉手呈上,要親自喂在唐朝的嘴裡,溫柔無比。
“朕不能吃。”
“為什麼?”這女子一驚,但天真的笑了起來,“皇上難道還擔心奴婢下毒?”
“正是如此!朕看出來了,你是來殺我的,不是嗎?”
“你……你怎麼知道的?”末摘花的眼睛驚恐的睜大。
“朕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朕還知道你的真名,不是末摘花,你不應該這麼謙虛的,如果我想要女人,最先摘的花就是你。你不要再隱瞞了,你就是李隆基最後一個沒有出嫁的公主——秋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