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東西?居然對朕說這樣的話,來人啊。給我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讓他長點記性。”這一來,李和田立即就被架了起來,當著李隆基眾多親兵的面給重打了五十大板。只打得這人齜牙咧嘴,差點昏死。
牛僧孺喝道:“這就是對皇上不敬的下場!告訴你,當今天下,只有我們皇上才是唯一的皇帝,其他的人,都是亂臣賊子,將來沒有一個會有好下場。”
“回稟總管大人,我,微臣下面要說的話,其實不是微臣要這樣說的,而是太子再三叮囑要這樣說的。”
“什麼?”李隆基倒是有些意外,看來,李亨這小子是早有預謀啊。
手一揮:“說,他要你說什麼?”
“他要微臣對皇上說,他現在手上有大軍四十萬,手下將領眾多,個個都是驍勇無比,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只聽他一個人的話。皇上,微臣臨走的時候,太子就是這樣交代的。”
“孽種!他這是要弒父、弒君啊,是誰借給他的膽子?”
李隆基從來沒有想到,一直對自己恭敬無比,軟弱無比的太子,自己的兒子,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也許是我一直都錯看了他,太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陛下息怒。太子當時也再三叮囑了。只要父皇同意退位,他可以尊重陛下為‘太上皇’,一切軍政大權都還是在陛下您的手中。”
“哦。”李隆基一顆懸掛的心就暫時的落地,這小子還算有點良心。倒是知道進退,知道以他自己的那點才能,還不足以駕御整個天下,只不過是害怕我另立儲君,這才以身犯險,倒也不能完全怪他。況且永王一直就在我身邊,也難免使他不起疑心。
“哼!他倒是會盤算。他還說了別的話沒有?”
“回稟陛下。太子再三叮囑,若是陛下您盛怒之下將微臣殺了也就罷了,如果僥倖不死的話,則要告訴陛下,一旦陛下真的要另立太子,那太子就只好自立為帝。陛下恐怕也知道的,現在朝中大部分的官員,都願意追隨太子,而更重要的是,太子手下有四十萬大軍。這些大軍的將領,都誓死效忠太子。到時候,即使沒有陛下您的詔書,太子一樣可以自立為帝。到時候,陛下反而不好收拾了?”
“該死!孽畜!居然敢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李隆基就算是竭力隱忍,但是額頭上還是有條條青筋凸起,刺激得他的太陽穴火辣辣的,他有種想立即殺人的衝動。
的確。所有的可能性他到考慮過,但是惟獨沒有考慮過的是李亨居然敢逼迫他退位。
這小子的性格,一直都是懦弱,對自己可說是恭敬無比。要不當初也不會立他做太子。這小子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願意奉獻給自己,一望而知是個孬種,狗熊,不像個男人的人。
他看重的也是這傢伙的膽小和恭順,但永遠想不到的是,在自己最危急的關頭,自己認為最可靠的人居然敢背叛自己。
媽的,他本以為上書不準之後,這小子就死了這條心,卻想不到這小子如此的不識大局,選擇在此時發飈。然則如何處置?
疾走如風。
李隆基在帳中奔行如風,剎那之間有了數十種的想法。是立即傳檄天下廢了他太子之位還是答應他?
“來人!把他押下去,放在地牢裡面,加強戒備。”
“是!”他手下的親兵迅速衝出,將李和田用牛筋牢固的捆綁之後,帶入地牢。
“陛下。此乃大事。關乎國家社稷,不宜衝動和草率,請陛下先平服一下心情。”
“無妨!朕這一生,什麼大風大lang沒有見過。我的心情現在已經平靜了,不過我倒是想聽聽你的看法。”
“回稟陛下!太子是您的親骨肉,是您親立的太子,他現在想提前登基,和反叛無異。陛下絕不能姑息,可立即傳書天下,廢除太子,另立太子。事不宜遲,遲則生變。”
“不錯!這小子尊我為太上皇,威逼我退位。我如果立即廢了他,他當然翻不起什麼大lang。打擊這小子的目的是肯定能實現的,不過,也許還是存在著變數,你說呢?”
“回稟皇上。”牛僧孺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點發抖了。
他當然知道這是關於國家廢立的事情,一句話說錯將來就可能有殺身之禍:“太子李亨在靈武親自練兵,而且大多數的將領比如郭子儀、李光弼、卜固懷恩、魚朝恩、高仙芝等和他私交甚篤,若是一旦傳書廢除太子,說不定就是一場兵禍。也許皇上說的變數就是指的這。不過,以陛下之人望,加上現在我們有兵有將,多數大臣和將領是會擁護陛下的。所以如果陛下傳旨廢了太子,那他註定了不會成功。不過,有些話,臣不敢妄言。”
“朕讓你全部說出來。”
“是,陛下!微臣覺得,陛下傳書天下,雖然可以制服太子,但風險是很大的。如果到時候唐朝或者安祿山再插手此事,又或者我朝中再出像武三思、太平公主這樣的野心家,局勢就真的難以預料了。”
“你說的是實話。一旦我傳書天下,廢除太子,固然可以殺了這愚蠢的小子,但是也許我大唐真的會從此而絕,反白白的便宜了唐朝和安祿山這樣的亂臣賊子。朕做了這麼數十年的皇帝,也實在是有些厭倦了,就讓這小子做做看看!”
突然之間,李隆基的臉上皺紋深了很多,很無奈的很痛苦的喝道:“上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