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這邊可說是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佔領了中原大片土地,除了李綺的率領五萬大軍固守洛陽之外,河南的大部分割槽域,已經在唐朝的控制之中。一旦萬軍大比武結束,唐朝就可利用自己在歷史書上學的一點粗淺知識,借鑑曾國藩建立湘軍的經驗,讓兵來選將,將來選軍,鐵血訓練,高額獎金刺激士兵努力提高武功,爭取在極短暫的時間裡訓練出一隻能和安祿山的親兵相抗衡的隊伍。
三十萬軍隊,即使以唐朝現在龐大的財力和人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訓練成功的。
卻說安祿山自起兵以來,一路勢力如破竹,自北方蜂擁而入中原,黃河沿線之地盡為叛軍掌握。安祿山帶領大軍緩緩而行,但是他手下的大將史思明、蔡希德、田乾真、崔佑乾、田承嗣等,已經帶領各路先鋒佔領了大片的土地,逼近洛陽。
一旦洛陽失守,安祿山必定急攻潼關,以威脅唐朝新佔領的長安。
唐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長安,此訊息很快傳到黃河邊上的安祿山耳朵裡,這使他暴跳如雷,當場叫來唐朝的使臣,親手砍下了其頭顱,命令從人將使節的首級持回。
“皇上,您如此做實在是大大的不妥。”說話的是安祿山的近臣崔佑乾。
此時安祿山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手下的親衛將士都已經改口稱呼“皇上”。
安祿山就掎指罵道:“唐朝是個什麼東西,也不想想自己是個什麼貨色,以為自己佔領了長安,就可以向我發號施令,你看看這傢伙在信函裡說什麼,他居然要和我平分天下?呵呵,他算什麼東西,不就是仗著他丈人給他的十萬兵力,怎麼可能和本王的四十萬大軍相抗?”
“皇上此言差矣!唐朝搶先佔領長安,獲得無數的糧草和金銀財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缺兵少糧的唐朝了,聽說他現在強拉壯丁,新收了三十萬軍隊,賊勢浩大,倒是不可不防。”
“迂腐之論!我訓練手下士卒,足足用去七年時間,就算這小子有點門道,要想將手下精兵訓練成,若沒有三年五載的時間,那也是拿來做樣子的,到時候碰上我的軍隊,就像豆腐一樣。”
“皇上,不可輕敵。郭子儀在李隆基手下素有威名,本身的武功又是極高,但是想不到的是,唐朝居然在對峙中擊敗了他,實力可見一斑。而且,此人的背後,還有南詔的十萬大軍,若是和我們硬碰硬的對上了,我方並無必勝之算。”
此次進言的是田承嗣,此人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素有智計,深受安祿山的器重。
“呵呵,唐朝小兒!不過就是打了幾次勝仗,有了點微薄的名聲,怎麼可能是我的對手,你們下去,我自有安排!”
“是,皇上。”兩人退下。
安祿山的心中,湧起一種勝券在握的感覺。
他貌似鹵莽,其實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李隆基的面前耍了那麼多花招而不被看破。
原來,就是數日之前,他接到了南詔國王李格桑派來的使臣鐵凝。
此人是御林軍的總管,李格桑最為倚重之人,此番出使當可代表李隆基。
他傳遞了李格桑的意思,但是並沒有任何的信函。
安祿山當然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你是大總管,萬里迢迢來到我軍中,必有機密要事?”
“大人真是明見萬里,一語中的。我確實是奉我家陛下之旨意來到貴處,是想商談進一步的合作事宜。”
“不妨直說。”
鐵凝就附耳安祿山,說道:“我家陛下的意思,是要大人和狼正軒將軍結盟,首先佔領洛陽大片土地,搶佔富庶之地,到時候靜觀其變,一旦唐朝軍隊和唐朝分出勝負,則選擇其弱者而擊之,平分天下土地。”
洛陽之地,自武則天以來,因為政府的遷移戶口,再加上洛水一帶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漸漸的已經趕上甚至勝過洛陽,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