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是弓之神,但武功不一定高,所以他才想以出眾的武功降伏此人,他從來對自己充滿自信。
“好個愚蠢的傢伙,綁起來,聽候落!”
說這話的人,有一種深沉的威嚴,正是出手制住隆多的狼正軒。
隆多嘆息一聲,卻是怎麼也想不明白,面前這個威嚴厚重的男人,為什麼能有這樣驚人的輕功,他實在是大意了!
動如脫兔,疾如鷹隼!
常聽人說,狼正軒不僅箭法通神,而且武功也是不錯,但想不到竟然高到了這樣的地步。
隆多被擒,其餘的唐朝守軍本是烏何之眾,老弱之輩,怎經得起狼正軒大軍的衝擊,假意的放了幾把火之後,狼狽逃竄。
狼正軒隨即指揮軍隊控制住了山上局勢,隨後到來的數萬士兵開始搬運糧食,足足運了數千車,才將如山的糧食搬運一空,自此,南詔十年之中,即使顆粒無收,也不用擔心有飢寒之苦。
而遠處,自己駐軍的大營裡,卻是火光連天,綿延十餘里。
狼正軒知道,那是唐朝親自帶兵將大營少了,順便還殺散八千駐守在營中的老弱之兵。
這是一齣戲。
他和唐朝是這出戏的主角。
要騙的只有一個人,李隆基。
他們要使李隆基相信,唐朝和南詔是死敵,這是其一。
他們要讓李隆基明白,唐朝為唐朝廷立下了漢馬功勞,是他保衛了劍南,使李隆基退守四川的時候可以有個後路。
不僅後來的蔣介石都重慶,唐朝的李隆基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天下再亂,也要學漢高祖劉邦,因之以成帝業,進可以得天下,退可以全xing命。
這是其二。
其三,南詔要進攻中原,必須有充足的物資作為保障,這一點,唐朝為李格桑做到了。
就這樣,狼正軒“大敗”,從此一蹶不振,狼狽逃回南詔,唐朝軍隊重新控制了包括人頭石在內的大片國土,有點光復的味道。
訊息傳回長安,高力士親自將這個喜訊告訴了李隆基。
李隆基一聽,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
南詔一小國耳,在他心中,不足道,實在是微不足道,但這小小的國家居然屢次犯邊,而且手下的大將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這使他很惱火。
現在唐朝收復了失地,將劍南節度行轅搬回舊址,他自然很開心。
他知道楊國忠在說謊,但是他知道他是迫不得已,所以裝著不知道。
他們已經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有些事情,本就是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指使他去幹的,他又會去懲罰他?
這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是什麼?
他知道,安祿山官職太大,也許真有叛逆的跡象也說不定,但區區一個胡人,不過是有一身蠻力,所以他毫不擔心,他擔心的是章仇兼瓊,擔心的是高仙芝、唐朝這樣的人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