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專信更是寸步不離的跟著唐朝,怕文姜什麼時候突然出現,那樣的話,以她的脾氣,唐朝可危險之極矣。
卻說李隆基聽了高力士的話,知道楊玉環答應七日之後再見他,喜出望外,愛妃原來並不是真的不要朕了,原來只是耍一下小姐脾氣。一想到這裡,立即想起促成此事的大功臣唐朝來。這在常人看來自是極小的事,但在李隆基的眼裡,可比戰場上的血肉拼搏重要得多了,當即宣佈召見唐朝。
高力士對唐朝此人,其實並無絲毫顧忌,知道他年紀幼小,所以曾經坐在馬桶上以羞辱他,所以在皇上的面前,也說了唐朝作為貴妃和皇上之間關係樞紐的作用,不然,李隆基也不會召見他。
唐朝自是趕著回衙門裡處理公務,但還沒回過神來,忽然得報:“皇上宣唐朝見駕!”
唐朝只得跟在一個小宦官的身後,來到了後宮。
這一次,唐朝心中再無以前的壓力,不時的看看四周的景色,果然是巍峨輝煌,極盡人間之妙。但更使唐朝心動的是,皇宮中的宮女成群,穿著美麗得體的宮服,時時露出春花般的笑容,看著唐朝這個希世之寶。
這些宮女,雖然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分泌著正常的雌性激素,但雌雄不能交媾,陰陽不能調和,自是對任何雄性的東西都充滿了嚮往。大家其實也知道,能夠被皇上幸的宮女,那是三千分之一,因為皇上自從得到楊貴妃之後,再沒有寵幸以前的王美人、趙捷書、梁昭儀等等女人了,更不要說這些以前連皇上還沒有幸過的普通宮女了。
要知道,唐朝的身份是黃門侍郎,幫助皇上處理所有政務之事,是臣相們和皇上溝通的紐帶,那是有權利進入後宮的,當然,這只是在有皇上詔命的時候,其他時候,除非高力士和皇上的召喚,他也不得進入後宮。
但就算這樣,已經是皇恩浩蕩了,竟和高力士的地位有些相似,只是官職比他小,權力比他小而已,是個小巫性質的角色。
唐朝的禮法,遠沒有宋朝時代的嚴苛,但見面行禮還是必須的。
當唐朝來到李隆基面前的時候,他正穿著便裝,一襲黃色的披風下,全身勁裝,身上跨著一張青銅畫弓,背後鵰翎箭,正站在射擊場,春風習習,吹動他衣訣,映襯得他高大的身形無比的壯碩。
這裡以前是演武場,但李隆基即位之後,將之變成了自己的專門練箭場所,將武殿試的地點搬遷到正陽門外,只有極端親信的大臣才能進入這裡陪皇上練箭。他這次選在在這裡召見唐朝,那是將他當親信看待了。
唐朝可不知道這些,恭敬的跪下,正要行山呼和三拜九叩的大禮,李隆基忽然阻止了他:“不用了,唐愛卿,平身!”
唐朝愕然,大吃一驚,看著李隆基的臉,卻見他臉上神色和藹,絕沒有一點找他麻煩的地方,這才戰戰兢兢的站起:“謝皇上!”
李隆基就微微一笑:“唐朝,這裡不是朝廷,用不著行大禮,只鞠躬就行了。”
“謝皇上指點。”
“不用的,唐愛卿,你以後就跟著朕身邊,好好辦事,朕不會讓你白忙活的,”跟著言語滔滔,給他說些宮中的禁忌,那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可以去,哪些人的奏章該呈現給他,哪些人的奏章不呈現給他,竟似乎忘了自己是在射箭,說得十分的詳盡周到,言語得體,語適中,有一種奇異的親和力。
要知道,這些宮廷禮儀,本不用李隆基親自來教唐朝,而他竟然破格這樣說,那是要消除唐朝的畏懼感。
唐朝經這樣溫撫之後,心情頓時平靜下來,心想,這皇上在朝廷上看上去霸氣十足,想不到在平時,竟是一個如此和藹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唐朝在李隆基的感覺並不好,尤其聽以前歷史老師講課的時候說他做些喪德敗行的事情,更是對他充滿了厭惡。但不知道為什麼,一見了他的面,聽他說了這麼久的話,唐朝忽然覺得,原來李隆基竟是這樣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他給人的感覺,竟是十分的有人緣。
人人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很少有皇帝能在威嚴和親和之間找到平衡,但李隆基似乎找到了。
“謝皇上,臣一定會牢記在心!”
李隆基就看了看身邊一語不的高力士:“力士啊,現在該我們比箭了?”
高力士就恭身道:“是,請皇上這次怎麼比試?”
李隆基就道:“好,就按以前的方法,不過要反過來,你射一箭,朕就跟射一箭,若是齊中紅心,那就繼續比,直到分出勝負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