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是為什麼?
聽說此人不學無術,只是武功厲害,但並不會治軍,和那些礦主打了幾仗,互有勝負,耗費了大量軍費,但嶺南叛亂還是沒有能平息,而且曠日持久,這才使李隆基想走馬換將,試試唐朝——
唐朝在嶺南三日,已經將情況大體摸了個透,收了的賄賂也是以百萬兩計,正當這些官吏都覺得唐朝又是一個大大的貪官的時候,唐朝卻做了一件驚人的舉動,全體集合聽訓!
這天正是晴朗無雲,唐朝集結了手下所有軍隊一萬五千人,一起在大校場訓話。
所有的軍士按照官階的高矮依次列隊,所有的節度使官吏則站在距離大校場旗臺前的三十米距離,戰鼓敲響,聲音雄壯,唐朝飄飄的上了高臺,猶如腳不點地般,神色冷峻。
他內功深厚,現在已經漸漸練到暗勁,時不時的和舍瓦這樣的武功大家切磋,武功有長足的進步。
尤其是他的輕功,已經到了一種神而名之的地步。他有這種自信,即使武功還不能和當世最強的高手一較高下,但輕功絕對是天下武林中的三甲人物,結合自己的《括蒼山武經》以及自行領悟到的河洛八卦踏罡步伐,漸漸的已經將輕功練入化境——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就是輕功的最高境界,無數人想攀登的頂峰,但沒有過人的天賦和強的領悟能力,是永遠不能達到這一步的。
所有的人,尤其是軍部的人,一看唐朝顯示這樣的輕功,心中都露出駭然之色,牛仙客從客觀上來說,的確是一位武功高手,也時時的在三軍之前不經意的流露武功,的確很高,但輕功卻遠遠的及不上唐朝了。
這手輕功一露,等於是向三軍顯示了實力,而唐朝的事情,早已經在三軍和官吏之中傳了個遍,威嚴立即籠罩了整個校場。
“各位,我唐朝現在坐在嶺南節度使的位置上,是受皇上委託,要本節度使盡快平息嶺南礦主叛亂,有幾句話要向三軍將士以及各位屬官講,諸君靜聽!”
“諸君靜聽”四個字,唐朝以深厚內力吶喊而出,有一種高亢入雲的震撼!
其實,這樣廣闊的距離,本不適合講話的,前面的聽得見,後面的就聽不見了,幸好唐朝武功高強,內力深厚,聲音清清楚楚的傳進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我嶺南物產不豐,人煙稀少,可再怎麼說,也是朝廷之地,豈容叛亂猖獗,所以本節度使來這裡主要的任務就是削平叛亂,為到達如此目的,我覺得應該精簡軍隊,古人云兵不在多而在精,這些礦主,洞兵大多隻有三數千人,但牛將軍以數倍的力量進攻他們,卻往往失利,原因就出在這裡,兵不精雖多無用,所以本節度使決定,將所有軍士減半,從三軍一萬五千人中選出八千人,操練之後,刻日平叛!”
媽媽的,唐朝說到這裡,心中很鬱悶,我也是沒有辦法,朝廷來的軍餉只有那麼多,要是軍隊再養多了,肯定營養不良,再說了,連上自己從朝廷帶來的兩百萬兩賄賂得來的金銀,自己手裡也只有三百萬另軍餉,要是曠日持久的打仗,哪裡支撐得下來,於是又只好像牛仙客一樣巧取豪奪,充實軍餉,不得人心,軍隊的戰鬥力又怎麼會上得去?
“所有計程車兵,擇日進行比武決勝,我親自把關,兩個之中選擇一個,不服的人可以向已經過關的任何一個人挑戰,直到無人挑戰為止,勝著留,敗者下,務必要做到公平!”
這些話一說,所有計程車兵心中都是冷笑,誰願意當兵,沒準一個不小心死在戰場上,還比武,誰有興趣?
但唐朝早有準備:“留下來計程車兵,能夠進入三千先鋒營的人,每人立即銀元五十兩,大家可以想想,要是你有了這麼多錢,僥倖沒有戰死,就可以回家好好的買幾十畝地,娶一個媳婦,快樂的過一輩子了,難道,你們都不動心嗎?”
這些話一說,所有人的心中都是火熱,但不少人還在懷疑,這節度使說的話是真的嗎?
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