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正月初六,隆飛煤礦開工了。
王世仁指揮著工人把井口開啟,派了幾位工人點燃了鞭炮。
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過後,王世仁第一個蹬上了礦車,後面陸續有工人跟上。
從兩天前就提前做好復工的準備了,今天第一批工人入井,王世仁做為生產礦長必須第一下入井。
這是老袓宗留下來的規矩,意思也很簡單明瞭,你做為管理者都不敢去的地方,工人自然不會去。
這就叫身先士卒,以身做責。
向礦山這種高危工作的生產負責人不是那麼好當的,錢不是白拿的。
...
...
正月初七,李剛和劉春去了銀行,同行的還有李燕和李天天。
跑了幾家銀行,用了一上午的時間,李剛才把部分存款的名字換成了劉春。
200萬的存款分成了5個存摺,開戶人是劉春,但是存款的密碼是李燕來保管。
開戶的同時和銀行有特別約定,取款時必須劉春和李燕倆人同時到場,這是李家同意劉春所提條件的前提。
別外的100萬是李天天這一年的所謂生活費,活期存摺,開戶人是李燕,密碼保管人也是李燕,這是李天天的提意。
他的提意讓李少仁和馬嵐多少心裡好受一點,這起碼錶明孫子和自已家還是一條心的。
這孩子還是心向李家的,這一點讓李家的人很是欣慰。
下午,劉春和李剛去了民 政 局,主要目的離婚。
馬海峰的哥哥在民政局上班,找人託了關係,在一個辦公室內辦理的離婚手續。
當事人雙方的約定是秘密離婚,不對任何人說離婚的事,然後劉春帶著孩子依舊住在李家。
這就是城裡人提倡的所謂離婚不離家。
家還是那個家,人還是那些人,只是所有的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
劉春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從今天起做了個全職的家庭煮婦,當然還是不愛做飯的那種。
現在離婚了,兩個人誰也管不著誰了,李剛從現在也也算是個自由的人了,可為什麼沒有一點點興奮的意思?
人賤就是僥倖!
...
...
正月十六,蓮花鎮中學開學了。
為了低調一點,李天天帶著張麗麗坐著公交車去了學校。
本想著做人要低調,沒想到學校和他以及所有的初一的學生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蓮花鎮中學初一年組重新分班了。
來的早的同學站在外面的操場上三五成群的議論著,來的晚的同學時不時的再次加入其中。
半個學校呈現出一種混亂狀態。
而做為管理者,校方並沒有一位老師或是領匯出面對此進行解釋。
張、李二人到達時已經是比較晚的了,正是因為來的晚,才看到整個的學校亂成了什麼樣子。
初一共有七個班,三百多人。
別說是三百多有思想、會說話的人,就是三百隻羊放到操場上你想想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