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到底是怎麼回事?”
“聽說給了十多萬呢?真有錢!”
“這也沒打怎麼地呀?”
“要說這有錢了可真了不得,他們家把李少江的房子買下來了,聽說花了23000元。”
“不能吧,就哪半個院子,多說值個15000元... ...”
... ...
經過幾位村幹部的說和,李天天成功的將李少江的房子買到了,需說錢花了不少,但他認為值得。
交易的價格是23000元,購房協議寫的價格是15000元,據李會計說,這樣能少交一點印花稅。
其實這也沒有多少錢,可是國人固有的思維方式就是有便宜就得佔。
李天天想反對,他不想因為這點小錢讓自己的信用存在汙點,可是看看李少仁不善的眼神,算了吧。
除了李少江一房子,李少仁的半個院子同樣也賣給了他,至少在法律層次上講是這樣的。
爺倆同樣寫了一份購房協議,不同之處就是價格是5000元。
就這樣,李天天成了房主。
一週之後,他拿到了更名過戶之後的房本。
按說他不滿18週歲是辦理不了房產證的,可是現在是98年,偏遠地區的各各部門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方法,總之是事辦成了。
整個過程李天天沒有出面,全部是李會計一手經辦,他也不過是買了幾條煙。
用李會計的話說,“這不算事,小事一樁。”
可以理解,當初自己和李萍結婚的時侯,倆個人根本就沒去,就讓李萍的三叔拿著二張像片辦成了。
老頭回來後說,手印也按了,一個是中指,一個是小拇指。
呵呵,別不信,真事。
房子買了,可李天天還讓李少江一家繼續住著。一來李少江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二來李天天也安排不出人來去住。
像這種磚木結構的房子如果沒人住的話很快就會因為沒了人氣而破舊。如此說來,還是讓人白住核算。
小李同學現在不打針了,不過他也沒上學。
臉上的外傷好的差不多了,腫也消了,不過淤血的痕跡還很明顯,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所以他堅持不去上學,就在家貓著。
學校的情況透過張麗麗一點點的反饋回來,比如說:郝劍轉學了;三賤客裡的其他二位沒有轉學,還在學校裡捱了記大過的處理。
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訊息透過體育老師李愛東傳了過來,比如:郝家給新來的校長送了禮,李天天藥費有一部份透過意外保險報銷了,當然是郝家的手尾。
還有就是李愛東當上了副主任... ...
郝家的錢到手後,劉春想著替兒子保管,不想遭到了李天天的強烈反對。
“醋三娘”本想透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決讓李天天屈服,沒成想對方先用上了絕食的招數,劉春直接就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