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的考試,讓他直接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套路模式。
他的潛意識中,考試就是知識推演,運用,得出結論的過程。可是,他忽略了考試的應變性。
考試,答出答案,就是最終目的!
沒有人會管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分數也不會顯示你知識的運用程度!
相反的,分數高,就是一切!
方鼎對於李成龍的觀察,已經結束,他發現,雖然李成龍的成績不怎麼樣,但是基礎特別的紮實。
在方鼎的記憶中,李成龍一直是一個十分機靈的人,辦事情很有方法,花樣很多,與班級中的大多數人關係都差不多!
可是,怎麼就在做題上,泛起了糊塗?
方鼎略微思索了一會兒,突然眼眸一亮,想到了什麼,隨即說道,“你初中時候的教材,以及筆記本還在嗎?”
“初中時候的,還在呢!”李成龍稍微回想了一下,就肯定地答到,同時,在床下的一個小箱子裡,掏出了略微有些灰塵的初中教材,以及筆記。
方鼎直接拿了過來,絲毫不在意表面上的灰塵,直接翻來。
頁面泛黃的筆記本上,一行行工整的筆記,字裡行間,都是規範無比,充滿了認真。即便是字型不太好看,但是工整程度,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
然而,方鼎確實眉頭微皺,面色有些難以置信。
在外人看來,李成龍的筆記本,工整認真,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唯一的缺點,就是字型不太好看。
方鼎看來,卻是內容記載的過於詳細,包括一些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概念,常數等等。
記載詳細,原本也不算什麼大問題,可問題在於,寫的太過工整!
工整整齊之中,少了挺頓!
由此可以猜測,李成龍在記下這些內容的時候,缺乏了靈動性,知識直接將內容抄寫在筆記本之上而已。
方鼎越看,越是這樣。眉頭緊皺的也更加厲害,他發現李成龍對待知識的筆記,極為的缺乏自己思考的過程。
方鼎曾經看過諸天萬界之中,修真文明國服中的大師們的筆記,筆記中,密密麻麻的外星文字,如同蚯蚓一般,歪七扭八。十分的難看,然而。字裡行間,如同松間明月,總能讓人覺得舒服。
這是因為,他們在落筆的時候,經過了大腦的思考,每一個字,該記載在什麼地方,每一條內容,該怎麼記載,語句之間的挺頓,以及重點,都透過文字的不同表現形式,直接包含了起來。
“把你高中的筆記本也拿過來。”方鼎再次說道,這次還沒等李成龍開口,直接就將右手邊一本物理筆記本拿了過來。
隨意地翻了兩夜,情況都差不多,工整無比,卻缺乏了思考的過程,細心觀察下,只不過是一本漂亮的抄寫本罷了!
“你來分析一下,斜面上的方塊的運動狀態!”方鼎隨意翻了一頁,看了看內容,然後直接問道李成龍。
斜面上,物塊的運動狀態,中間涉及到了受力分析,牛頓第二定律,三角函式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十分地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分析能力。
“斜面體上物塊的運動狀態……”李成龍目光思索著,同時在草稿紙上畫出了一個斜面體的側面簡化圖。
在斜面體上。一個物塊,置於其上。
“第一種情況,物塊在斜面體上勻速運動,或者保持靜止狀態。這種情況下,重力沿著斜面的分力,與物塊在斜面上的摩擦力正好相等,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重力重力分力等於與最大摩擦力相等。
同時,斜面對物塊的合力,等於物塊的重力,此時,地面對於斜面體的摩擦力等於零,斜面體所受合外力為零。”
“第二種情況,物塊在斜面體上加速運動。這種情況下,物塊重力在斜面上的分力,大於沿著斜面的摩擦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此時的摩察係數,是小於斜面體的斜面角的正切值的。
斜面體此時對於物塊的合力,小於物塊的重力。地面對於整體系統的支援力,小於斜面體與物塊的重力總和。斜面體受到地面對它水平向左的力。”
“第三種情況,物塊在斜面體上做勻減速運動。此時…………”
李成龍一五一十地在草稿紙上,將斜面體上物塊的運動狀況,條理清楚地描述了出來,方鼎看了一眼,與筆記本上的內容,一模一樣!
若是普通的一個學生站在李成龍面前,看著他將斜面體上物塊的運動分析的頭頭是道,甚至力的分析,絲毫不差,絕對會認為李成龍掌握了這一部分的內容。
不過,方鼎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