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的孩子都抑鬱到自殺未遂了,你來和我說,這一切的初心是為了我們幾家人的孩子過的更好!你不覺得這很可笑嗎?”
“當然,你肯定要說我家孩子承受能力差,這點小挫折也受不了!可是同樣的,如果將來你家孩子沒有考上清華北大,我天天辱罵你的孩子不爭氣,說你們的孩子連個清華北大都考不上,完全就是垃圾。你的孩子因為我的辱罵抑鬱自殺,是不是你也要感謝我們,反正我們的初衷也是為了你家孩子能有更好的發展,能獲得更美好的人生啊?”
“反正,我也是為了你的孩子嘛!我也沒傷害你家孩子啊!都是為你好啊!”
家長們都沉默不語了!
是啊!世界上有多少人多少事都是打著為你好的筏子,卻做著傷害你的事?
比如:幼兒已經吃飽了,家長卻覺得孩子沒有吃飽,努力給孩子餵飯,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長的更壯更高。
又比如:孩子們長大了,想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和行業,比如鋼琴美術跆拳道踢足球打籃球跳舞表演等等,家長們覺得這是不務正業,對著孩子們強加干涉。
又比如孩子們長大了,開始參加工作了,家長們覺得工作不如意,不穩定,沒有穩定的五險一金,工作沒有起色,賺不到錢,而且居無定所,反對孩子們從事這樣的工作。
我為你好!
這就是所有的理由,所有的目的。
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慧芸也沒有想到,她和陶南西已經回到了崇市。
畢竟小瑞安都還沒有斷奶,她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在別的地方多呆。
但是小堂妹引發出來的事情並沒有算完,而且也不知道被水給捅到了網路,頓時在華國網路上激起了滔天巨浪。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這件事的影響很大,當地教育局不得不進行師德整頓。
畢竟同一個班,一半以上的人同時得了抑鬱症的事情並不多見。而且其中還有幾個自殺未遂的孩子。
如果慧芸沒有掏心置肺和小堂妹談心,那麼這事就會影響好幾個家庭的幾代人。
如今這個社會,因為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比如房子車子就業教育醫療,又兼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實施的計劃生育,少生優生政策。許多老百姓家裡只有一兩個孩子。
小堂妹也才十四歲,她的同班同學也才十四歲十五歲,他們並沒有許多兄弟姐妹,一般情況下,很多都是獨生子女。
如果失去了孩子,慧芸不敢想象這些孩子們的父母長輩會怎樣難受,他們會對這個辱罵打罵孩子們的老師進行怎樣的厭惡和憎恨。
老師走的那天,目光平靜,不起任何波瀾,好幾個家長都有些不捨。
他們猶豫了半天:“老師很好,要不然我們大家寫個請願書,讓老師留下吧!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以後老師不會再打罵孩子們了!”
那些自殺未遂的孩子們家長不由得呵呵笑了。
“既然你們那麼喜歡,不如你們每一家籌點錢,把老師請回去做家教老師啊!反正她的教育能力出色,也不怕教壞了你們的孩子。”
一聽這話,那幾個孩子的家長頓時不滿意了:“你們都不喜歡的老師,為什麼讓我們請回去?”
大家呵呵一笑:“對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你們不懂嗎?你們在乎自己的孩子,我們同樣也在乎自己的孩子。”
慧芸抱著小瑞安,也在人群裡。
小堂妹鬆了一口氣,那個讓她窒息的老師終於離開了。
可是她的心裡並不開心,心中反而生起許多迷惘。
“嫂子,以後我們班還會有新老師嗎?老師會不會對我們滿心嫌棄?會不會對我們班的孩子不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