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伐秦之事敲定,在經過各種討價還價之後,具體的合縱內容以及利益歸屬也全部商議完畢。
各路大軍集合在了一起,浩浩蕩蕩的朝著西方橫推而去。
此次的五國伐秦,共聚集了整整七十萬大軍,其中趙國與楚國發兵二十萬,而其餘三國則各自拿出十萬兵力。
與預料之中的一樣合縱長,是由趙王遷擔任,不過三軍統帥的權柄被楚國拿到,所以此次的戰鬥總指揮是項氏一族的項燕。
對於這一點,也沒有什麼意義,五國之中雖然有著不少的戰將,但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不多。
其中最為強大的自然是趙國的李牧,不過他要駐守北疆,防範匈奴入侵,不適合大老遠的率領兵馬去攻打秦國。
而除他之外,最合適的人選便是楚國上柱國項燕了。其戰績雖然比起李牧差了一些,但也是大名鼎鼎的將領,算是聲威赫赫。
至於韓國,負責領兵的自然是大將軍姬無夜,不過在其餘幾國面前,他只能充當一個打醬油的背景板,根本就插不上話。
霸道蠻橫的夜幕首領,在這裡根本不敢有絲毫的囂張。
在項燕的排程下,七十萬大軍朝著秦國,浩浩蕩蕩的開拔而去。
而面對這般強大的陣容,嬴政卻沒有絲毫膽怯,不僅在短時間內調集了六十萬大軍,更是任命為元,全權負責此次的大戰。
戰爭即將開始,整個國家便如同一臺龐大的機器,有條不紊的迅速運轉了起來,三公九卿各司其職,眾多官員也都忙碌了起來。
雖然五國聯軍看上去很是強大,可嬴政對於自己與秦國皆是有著十足的信心。
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秦軍的實力便是勇冠七國,所以才有了魏之武卒不可遇齊之技擊,齊之技擊不遇秦之銳士的說法。
此外,經過數代秦人的奮發,整體的國力亦是遠勝於其餘的幾國,即便是齊國在經濟方面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尤其是去年大渠完工,更是帶給了他極大的信心。關中之地變為沃野千里,今年的糧食儲備大大增加,穀物已經堆滿了庫房,足夠支撐數十萬人的連年大戰。
所以嬴政心中想的並非如何抵禦來犯之敵,而是要將五國聯軍重創,讓日後的一統天下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戰一觸即發,所有人都在密切的關注著雙方的動向,這場大戰很可能決定天下的歸屬。
而葉塵卻依舊在藏劍山莊之中悠閒的散步,他並不覺得這次聲勢浩大的五國合縱真的能擊敗秦國,也不打算參與進去。
自己只要靜靜的等待著結果便好。
而就在這時,系統那熟悉的聲音,再次於腦海之中響起:“打卡地點已更新,秦國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