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委員、蔡文躍委員、黃如樂委員、林雨夕委員正在稽核著精靈學者們提交的論文。
“這篇論文,蟲鳴招式嗎?”
“這可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論文,絕對能夠成為這一次研討會的最大話題。”
林雨夕委員在檢視完一篇論文後,微微一笑。
“原來是朱林學者的最新研究啊。”
黃如樂委員也是拿起論文簡單的瀏覽了一遍,點點頭讚歎道。
“朱林學者可是蟲屬性音波能力的先行者。”
“當初依靠著蟲鳴招式,他得到了因賽克獎的提名,最後差一點就獲得因賽克獎了。”
許海委員聽到朱林學者,也是忍不住開口道,這可是一位接近高階精靈學者的學者啊。
如果不是蟲鳴招式的學習方法太過於困難,並且在很多地方還不完整的話,那一年的因賽克獎肯定是他的。
而這一次,朱林學者再次提交蟲鳴論文,很顯然是衝著因賽克獎來的。
“這一次的研討大會肯定會非常精彩。”
林雨夕委員有些欲欲躍試道,她為了這一次研討大會,也是準備了一個課題。
“蟲之力招式,果然有這個。”
就在此時,沉默寡言的蔡文躍委員忽然開口。
他拿出一份論文檢視了一眼笑道:“原來如此,蟲之力招式的學習方法嗎?”
“雖然還有些不完整,但最少有了一種可行的方法,就像是朱林學者第一次提出的蟲鳴招式學習方法一樣。”
其他委員見此,也是放下了手中的論文圍過來看了起來。
“確實不錯,這也可以作為這一次研討大會的熱門課題了。”
黃如樂委員點點頭,也是在討論課題名單上加上了這篇陳堅勇學者的論文,並且重點打了一個星號。
蔡文躍委員將論文交給其他幾位委員,隨後又繼續看向了下一篇論文。
“嗯?這篇論文。”
忽的,嚴格的委員皺了一下眉。
在論文的標題上,他赫然看到了特性兩個字。
“蟲之預感特性?”
翻開論文一看,他果然是看到了那個有些熟悉的名字。
蘇小白,那名大膽的提出了特性概念的學者。
“蟲之預感特效能夠讓精靈在體力不多的時候,使得蟲屬性招式的威力提升。”
看到論文開頭對於蟲之預感特效能力的總結時,蔡文躍委員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這個蟲之預感特性為什麼和蟲之力招式的效果如此相似。
不,不對,論文之中的資料、效果還有……研究物件,這完全就是相同的論文!
“論文出現抄襲了?”
這是蔡文躍委員心裡面出現的第一個念頭。
“蟲之預感?蟲之力。”
蔡文躍委員沉思了一下,將蘇小白的論文放入了不合格論文之中。
在他看來,不管存不存在抄襲的問題,這兩篇論文研究的是同一個課題。
兩名學者在研究同一種課題的情況下,他自然而然的選擇了研究更深的那位學者,並且蟲之力也是陳堅勇學者先提出來的,這位蘇小白的研究最多就只能夠算是引用。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