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又一隻啟用鱗粉特性的綠毛蟲。”
實驗室中,蘇小白結束完對面前這隻綠毛蟲的實驗,輕吐出一口氣。
對比綠毛蟲覺醒鱗粉特性的研究資料,電網刺激鱗粉特性實驗,終於是成功了。
不過,在六隻綠毛蟲之中,只有這一隻綠毛蟲啟用了鱗粉特性。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精靈對於特性的掌握,還是需要一些天賦的。
這一點上,小智的那隻掌握了特殊猛火特性的烈焰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接下去是第二批的綠毛蟲。”
蘇小白又是挑選出了一批綠毛蟲,開始進行下一輪實驗。
而相比於前一批的六隻綠毛蟲,這些綠毛蟲的表現就要差很多了。
根本就不等綠毛蟲將電網招式的威力達到固定的威力,這些綠毛蟲就已經支援不住了。
至於更弱一批的綠毛蟲,對於電網招式的抗性更弱,直接在電網招式的攻擊下失去了戰鬥能力。
“看來想要成功讓一隻綠毛蟲啟用特性,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蘇小白看著手中的研究筆記,離綠毛蟲開始實驗到現在,都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
接下去他要做的就是根據手中的這些實驗資料,將綠毛蟲的訓練分為多個階段進行。
這就像是最常見的負重訓練一樣,電網招式的透過電流刺激麻痺身體的方法,倒也有幾分相似。
只要這些綠毛蟲能夠在最終負重的情況下支援下來,就有機會啟用鱗粉特性!
“能量與能量的刺激反應。”
目光再次回到鱗粉特性的啟用實驗上。
透過電網能量去刺激鱗粉特效能量,從而將其啟用,這就是蘇小白對於這次研究的總結。
像是之前小箭雀啟用疾風之翼特性也是如此,透過天空的能量啟用了疾風之翼特性的能量。
那麼,這個研究結論或許也能夠用在其他精靈身上,就像是落雷獸的避雷針特性。
如果將攻擊落雷獸的電屬效能量威力提升到一定的層次,那落雷獸能不能也藉此啟用避雷針特性呢?
不過,這個實驗和綠毛蟲的鱗粉特性實驗不同。
落雷獸的避雷針特性完全是靠攻擊來進行刺激的,這一點就有很大的危險性了。
就像是綠毛蟲之前的電網實驗一樣,一個不小心就會出大事,只能夠不斷的摸索這個極限了。
透過一種能量來刺激另外一種能量,這顯然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那麼,特性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能量呢?”
蘇小白看著面前的研究資料,一時間也是陷入了思索中。
特性是一種能量,這是他透過對特性的瞭解,得出的一個結論。
而特性交換招式就是透過交換這種特效能量的方式實現的,因此特效能量應該是可以被提取的。
另外,招式列表之中還有一個招式叫做扮演,可以透過超能力來模仿對方的特性。
在這裡面,就涉及到了特效能量之間的轉化,可以得出一種特性是可以被轉化為另外一種特性的結論。
由此,蘇小白也是猜測這特效能量就像是那些屬效能量一樣,而特性就是招式,不同的結構會形成不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