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是經歷大勝,但魏軍也因此付出代價。
說實在的,劍五的死,出乎於趙長青的意料之內。
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發生,但這就是戰爭。
此刻,劍一正盤腿坐在御花園的一處假山頂上盯著青州的方向發呆。
趙長青在假山下靜靜地看著他,沒有出聲,更沒有打擾他。
剛剛喪失了一位兄弟,想必此刻劍一的內心是沉痛的。
但是趙長青相信,這也只是短暫的而已,因為魏國還有著很多事情等待著他去做,生離死別這種事情,只要經歷過了,傷口的癒合是早晚的事情,更何況,他可是劍一,是大魏國的劍聖啊!
大概過了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劍一才從悲傷的情緒中回過神來,跳下假山,向皇帝作揖道:“陛下!”
趙長青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老五的死,朕很心痛”
話還未盡,就聽劍一搖了搖頭說道:“自從我等兄弟七人決意跟隨陛下南征北討之後,便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打仗,總有流血犧牲。或許唯一遺憾的,就是五弟他沒有親眼看著陛下開創一個和平的盛世吧!”
這句話讓趙長青感覺十分尷尬,他可沒有這麼遠大的目標,只是想看看能否藉助系統在統一天下之後,藉助整個大地的氣運讓自己長生不老而已。
但是正所謂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雖然聽了劍一的話後間接讓自己覺得非常尷尬,可並沒有顯露出來,故作坦然說道:“你能夠看開就好,有生之年,朕會讓你們見到和平盛世的降臨。”
世上最難等待的是什麼?
就是有生之年系列
邊關的戰役暫告一段落了,雖然虎嘯關一戰沒有讓晉軍元氣大傷,但也是傷筋動骨了,短期之內,很難再對魏軍組織一場像樣的戰役了。
而魏軍則是趁著這段時間,繼續鞏固戰果,將晉軍對青州邊關一帶造成的影響完全消除,爭取將晉軍逼退百里。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經歷過大敗的晉軍,已經不願再與魏國發動什麼費心勞力的戰事了。
青州邊關因此也是得到了短暫的寧靜。
但是正所謂趁敵病要敵命,就在這個關鍵性時刻,陳慶之等人不願坐視晉軍恢復傷勢,於是都在互相商談,準備在近期內在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役,爭取這次將晉軍打垮。
若是放在以前的魏軍,恐怕在得到一些甜處之後,就不會主動向晉軍發起進攻了,甚至還會主動和談,停止戰爭。
但是現在不同了,自從趙長青登基之後,整個魏國對外的態度便一直就是強硬強硬再強硬,一口氣強硬到底。
在朝廷準備要下來封賞的時候,被曹參帶頭婉拒了,說是要在下一次擊垮晉軍之後,請朝廷一併賞賜。
這個事情傳到趙長青的耳朵裡後,他非常贊同。
既然曹參有這麼大的底氣,就讓他去放心大膽的幹就好了。
前世歷史電視劇上,不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
然後只要是朝廷或者皇帝直接干預了在外征戰的大將的決策,那麼戰爭一定會輸,既然如此,就全權交給曹參處理就好了。
讓他統領三軍。
接下來的時間,趙長青就將注意力從邊疆那邊轉移了。
開始注意國內的一些政策局勢。
漸漸地,他了解到一件讓自己無比難受的事實。
好像對外發動戰爭,那些老百姓們也沒有怨言,反而很慷慨的幫助朝廷。
這就有點令人難以理解了。
要知道,對外的戰爭、徵兵、修建運河這三件事情是一起進行的。
平時單獨領出來一件事情,都可以說是勞民傷財了吧?
怎麼現在三件事情湊在一起,這些老百姓們不但沒有任何怨言,還誇讚朝廷的決策很英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