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貞觀五行劫> 〖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長安》 第三十九章 亂裁定流雲四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長安》 第三十九章 亂裁定流雲四起 (1 / 3)

江韜此言一出,臺下武者盡皆譁然。誰都知道,少林方丈之所以聲稱退出比武,是為了保住弟子宗伽。如今宗伽已死,依照江湖規矩,那便是恩怨已了,怎可舊事重提?

少林一派向來德高望重,於是很快有多名武者同江韜理論起來。

面對眾人的指責,江韜不急不躁,笑著反問:“剛才方丈大師是否說過要退出比武?我派掌門是否說過宗伽若能接他一槊,少林方可留下來參會?那宗伽是否未能接下了我派掌門的一槊?咱江湖中人最講究言而有信,少林身為佛門弟子,口出妄語也正是佛門十惡之一。那麼請教諸位,這少林一派是否應當遵守承諾退出比武?”

“這……”

在其巧舌如簧下,與其對峙的武者們紛紛語塞。

“少林理應退出比武!”

皇羅傘下忽然傳來一聲威喝,一直與美侍嬉耍的李承乾擺出太子威儀,“當著本宮的面,既已作出承諾,如何可以不遵?來人,將這群少林僧眾請離校場!”

智達瞪圓雙眼欲要爭辯,卻被智普阻住。太子殿下已開尊口,豈有違逆之理。方丈智普沉默地向皇羅傘下的主位合十一禮,率眾僧離去。

“太子哥哥,這樣做不太妥當吧?少林畢竟有功於父王。”坐於李承乾身旁的九王子李治忐忑地扭動著身體。

當年隋末天下大亂,王世充洛陽稱王。李世民曾在私服洛陽時不慎被其抓獲,幸有十三名武僧俠義相救,方令他有驚無險地脫困。稱帝后,李世民大行封賞。然那十三義僧只得一人入朝,其餘十二位皆不願為官,各自雲遊。其中幾位如今正隱居於這少林寺中。

“有何不妥?若真讓這些和尚當上天擂擂主,本宮豈不要威風掃地?”李承乾答得漫不經心,目光熱切地望著擂臺上的那名威俊的青年。剛才那一槊,他亦震憾無比。平日裡,他最喜歡扮作契丹武士與人對戰玩耍。那兇殘暴虐的一槊,令他興奮得渾身戰慄,彷彿看到幻想中的自己步入了現實。

“正是!只有這般既威風又俊美的人物,才配得上天擂擂主。”坐於李承乾另一側的漢王李元昌撫須稱讚,同樣歡欣鼓舞,“如此一來,這天擂擂臺終於不再被僧侶霸佔了。說實話,我早就看膩了那群光頭毫無氣勢的打鬥。”

轉過頭,他語重心長地對李治說道:“小九啊,那些陳年舊事就不要再提啦。如果真讓和尚當上了天擂擂主,難不成要那些武林好漢剃度為僧,成天禮佛唸經?這種事情一想起來就全身發寒啊。還是臺上這位夠味!如此俊秀,又足夠兇殘,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啦!”

“王叔,知己也。”李承乾與李元昌對視一眼,同時哈哈大笑。

“可是太子哥哥,那人剛才還好像指桑罵槐地諷刺過你。”雖然王叔與王兄都這樣說了,李治心底仍覺不妥,想了想,再次開口勸說。

“有才華者性格自是異於常人。本宮有容人雅量,豈會計較那些許小事。”

……

與太子、漢王的厭棄相反,校場上的看客們自覺地為離去的眾僧讓出一條通路。

百姓之中,禮佛者並不少見,便是不禮佛者也會對僧侶恭敬相待。而在江湖,少林戒律森嚴,幾乎從不與人結怨,反倒經常排解糾紛,聲望極高。望著少林眾僧默然走向校場大門,即使以其為競爭對手的名門大派心中也是百味陳雜。雖然遠離皇羅傘,無法得知皇族間的談話,但太子與漢王的暢意大笑卻全都落入在場武者眼中。

與此同時,幾名士卒走上擂臺,抬走二缽的身軀與斷頭,並奮力清理宗伽支離破碎的屍身。

“一團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

嘈雜聲中,一道清音朗聲漫吟,若淙淙流溪洗滌過紛擾的人心。

眾人舉目望去,說此話者是一位仙風道骨的道長。

道門領袖青風觀掌門清玄子吟罷,望向立於浸血天擂中的青年,沉痛地說道:“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閣下陰煞之氣如此之重,非祥也。”

尚天華將金釘棗陽槊在臺上重重一杵,目光桀驁陰戾,“兵器造就即是用來斬殺,何來祥與不祥?武技習成便是用來征服,煞重豈非正好?道長若有不服,儘可臺上論道!”

“說得好!”李承乾聞言更覺此人極稱心意,不由撫掌大笑,一副欲看好戲模樣,“道長何不受邀比試一番,多言何益?”

清玄子卻是臉色微變後,淡聲回道:“道經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為天地並沒有感情,對待萬物一視同仁。於天地眼中,眾生平等,無優無劣,萬物皆可自由生長於天地之間。此之不仁,實為大仁。然則生而為人,豈可自視為神,如天地那般毫無情感,甚至妄斷他人生死?道門之技,旨在造福天下蒼生,並非為征服搏命而習。青風觀已無意於天擂之爭,就此向殿下請辭。”

言罷,他朝李承乾施了一禮,又向臺上青年深深地望了一眼。他此番言語既謝絕了李承乾之令,也回應了尚天華的約戰。

李承乾的笑容僵在臉上,並難以置信地碎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