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貞觀五行劫> 〖第三卷·火之卷〗《赤焰俠情》 第二十四章 論英雄何為英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火之卷〗《赤焰俠情》 第二十四章 論英雄何為英雄 (2 / 3)

都吉自認臂力不輸於人。他背靠大地,雙足蹬牢,憋足了力氣將彎刀上挺。

艾離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她正要他如此。

“起!”她吒喝一聲,長刀快速伸縮,忽然用刀尖挑起彎刀,以巧勁上拋。

措不及防的都吉被彎刀連帶著高高拋向空中,像只球般飛速旋轉。他急忙縮頭抱身防禦。落地時,他缷力翻滾,幾乎滾出校場,才定住身形。他搖搖晃晃地站起,不想一陣頭暈目眩,腳下不穩,一個後翻,又在地上連滾了兩圈,這才重新站起。

眾人見此情景,不由鬨然大笑。幾名與艾離相識的軍侍紛紛為她叫好,其中羅定遠叫得猶為響亮。

都吉不服,還欲再上,卻被馬玉山伸手攔住。

“比陣不是比武,大家不要在此耽誤時間,還是快快回去演練陣法,不可耽誤了明日與漢王府的較量。”馬玉山身為太子府的軍侍副統領,他一開口,眾軍侍領命操練。

馬玉山的心情很是複雜。其家世代從軍,可謂將門之後,他任職太子府,實則只是歷練。近來太子欲借武林大會之機,招攬江湖人士,這令他暗感不滿。說實話,他打心底裡看不起這些散漫成性、目無尊卑的江湖草莽。然而太子正在興頭上,他也不好阻攔。羅定遠招這位江湖女俠來校場,他其實存了給她個下馬威的念頭。豈料此女竟把他兩員手下良將乾脆利落地擊敗。若是讓她連贏三場,勢必會影響士氣,傳出去也有損他的顏面,所以他急忙出面阻止。

眾軍侍在馬玉山的指揮下,操練陣法。艾離退至一旁觀看。如今天下太平,邊關平亂也已過去數年。文昌武消,此等眾軍演練的場面,實是難得一見。只見眾軍皆為勇武壯士,戰鼓聲中,殺喝齊吼,觀之不禁令人熱血沸騰。

馬玉山見她看得目不轉睛,不由鬆了口氣:畢竟是名江湖女子,就算武技不弱,也未曾見過大場面。

他嘴角含笑地來到艾離身旁,故作漫不經心地問道:“此陣你以為如何?”

艾離回他一笑,“此為五虎群羊陣。《孫臏兵法》有載,此陣排兵張揚,主攻敵方心理,未戰就已在氣勢上佔據優勢,以達先聲奪人的目的。”

馬玉山聽她一語中的,暗感詫異,心懷考究地問道:“想不到你還懂得陣法。你倒是說說看,陣法應該如何分類?”

“自古以來,陣法種類繁多。”艾離倒並未多想,聽他發問便娓娓道來,“就從你這五虎群羊陣說起吧。陣法按數字可分為,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匿伏陣。”

“照你的說法,陣法還可如何分類?”馬玉山本以為她只是猜對了五虎群羊陣,不想她居然真正懂得陣法,不由來了興致。

“按其形態還可分為: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其實真正對敵之時,陣法並非主因,至少還需有兵種配合。”

“請談談你對兵種的見解吧。”馬玉山笑意自唇邊消失,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艾離本是將門虎女,自幼隨父從軍,於兵法之事並不陌生,只因家中生變,被迫流落江湖,再無人過問她兵法之事。如今被人問起,她也來了興致,不由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兵種按其武器種類可分為刀兵、弓兵、弩兵、長矛兵等等。兵種按其坐騎種類則可分為步兵、騎兵、車兵,甚至牛、象等獸皆可為兵。比如戰國齊將攻燕時發明的火牛陣。他於夜間集牛千餘頭,牛角綁上兵刃,尾縛葦草,以火點燃,衝擊軍陣,並以五千勇士隨後衝殺,最終大敗燕軍,連克七十餘城。這般奇思妙想,令人驚歎欽佩。其實兵種並非一成不變。春秋時,以戰車為主,輔以一定數量的步卒。戰國時,騎兵興起,戰車沒落,兵種主為騎兵與步兵。漢朝時,弓的製造工藝大大發展,弓箭的威力和射程都有提高,此時是弓手的年代。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少數民族入侵,騎兵大興其道,南朝缺馬,所以一直處於下風。到了本朝,除了強大的騎兵以外,由於冶鐵技術的發展,建立了令人生畏的重灌步兵軍隊。可以看出,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必將對未來兵種產生巨大的影響。”

馬玉山此時已收起小覷之心,想到明日的比陣,便問道:“如若雙方兵力相當,何者為勝?”

“若是小戰,應看主將的強弱,兵法的高低,軍士們計程車氣。兵法陣型如同武功套路,軍士們便如主將的身體,不動則已,動如雷霆。若是大戰,兵法有云: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以赤壁之戰舉例,曹操的兵力雖數倍於孫、劉兩家,卻仍兵敗赤壁,此為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的後果。”

“此話怎解?”

“孔明霧中借箭,借東南風火攻是謂佔了天時;曹操北軍不識水性是謂失了地利;曹操誤殺蔡瑁、張允是失了人和;而周瑜有老將黃蓋定下苦肉計則是佔了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為孫、劉所佔,曹操雖有數倍兵力,卻也只能望江興嘆,落敗而逃。”

“有理!”馬玉山頻頻點頭,又問,“依你之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一方最為重要?”

“人和最為重要。”艾離毫不猶豫地答道,“人和代表著義理民心。仍以赤壁之戰來說,東吳是為保家,魏軍則是侵佔,義理民心乃是吳軍佔據絕對上風。縱觀史上各大戰役,大都是得義理者獲勝。即使偶有特例,也不必可長久。”

“可有例項?”

“例項很多。比如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紂虐武仁,商兵雖眾卻無心應戰,是以慘敗。鉅鹿之戰,項羽軍以幾萬楚軍,破釜沉舟,大敗數十萬秦軍,也是由於秦之不仁。再如昆陽之戰中的綠林軍與城內居民拼死守城,最終等到援軍,反敗為勝,也是佔了義理人和。”

馬玉山聽她談論起這些熟識的大戰,不由心馳神往,“身為武將若能親身經歷這些大戰該有多好。太子殿下曾經說過,‘恨不能生逢亂世,也好做個英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