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禮堂二號教室,俗稱“小禮堂”,是一個能容納二百多學生的階梯教室。
這會兒一百多名學生已經就坐,他們大多是衝著“曹安民”的金字招牌來的,有大一的,也有大二和大三的。除了這一百多名學生,大校長徐博達,計算機系李主任,以及數學教研室的教師也都來了。
可見學校領*導十分重視,雖然大多數的數學教師私底下抱怨,讓他們來聽曹安民講課並沒什麼卵用。
深紅色的絨布窗簾將秋天的陽光擋在了窗外,二十組LED燈全部開啟,氣氛顯得有一絲沉悶,有一絲緊張。
上課鈴聲響起。
五十多歲的曹安民走上講臺,他頭髮梳理的一絲不苟,穿著正式的深藍色西裝。
所有同學像練習已久終於要上戰場計程車兵那樣,目光唰的一下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有的緊張的攥著圓珠筆,
有的帶著幾分興奮和激動。
望著這些學生,曹安民淡淡微笑,他接過助教遞來的話筒,說道,“來了很多同學啊……好,我先向大家介紹本次選拔賽的評分規則,不用拿筆記,很簡單。”
“一共有二十道題,十道選擇十道填空,不含複雜計算。採用搶答制。我們根據同學們的速度和解題思路來評分,所以有可能你最終的答案是錯的,但不要緊,我主要考察你的解題思路,這些題有的有三四種解法,只要別的同學沒說過,只要你提出一種解法就可以得分。每道題過後我會把思路簡單說一下。所以即使一道題不會的同學也不要著急離開,聽一聽老師的思路,有助於啟發你的數學思維,提高做題的效率,對你們考驗很有幫助。”
他目光掃視全場,“有疑問嗎?好,那我們開始。”
“第一道題……嗯,搶答的人很多嘛!好,那邊穿藍衣服的同學。答題前先說名字……”
這二十道題是曹安民精心準備的,其中前五道算是奧賽的經典題型,難度為普通,目的是篩選奧數考試的入門者。換句話說,如果連這五道題都沒有思路還是別學奧數了。當然這五道題也是能看出更高層次的水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有三四種思路,有的思路一分鐘能得到答案,而有的需要三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掌握的思路越多做題效率越高,更容易在考試中拿高分。
一道題,
兩道題,
三道題。
“水平很不錯嘛,比想的好多了。”曹安民心裡滿意,這麼多年他一直希望培養出一個數學天才,能獲國際大獎的那種天才,可惜最好的成績是省一等獎,距離國際獎牌還有不小的距離。
“在通往數學殿堂的道路上沒有努力這一條。”
“所謂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但那百分一的靈感要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曹安民回味著導師的話語,心裡有些傷感,有些期盼。
他不用重點留意哪個學生,在場的十位助教會記下答題者的表現。
五道題一過搶答的速度開始變慢。後面十道題,針對的是有基礎的奧賽生,難度在一般偏上,越往後題越難,到第十五題的時候,有七八個同學舉手,這遠遠超過了曹安民的預期,放在十年前,他真願意把這七八個學生都收了。
最後這五道題難度為困難,用來分辨頂尖學生間的差距。
然而這七八名同學仍然你爭我奪的舉手。
“柳絮兒表現的很穩定。
那個叫王子昂的也有想法,思路廣,看來也是深度學習過的。
還有布賀,
張妍,
大家比分咬的很緊!
看來得出附加題了啊。”
第二十道題結束,還沒分出高下。
助教向曹安民投來問詢的眼神,曹安民撓了撓腦袋,笑著說道,“我沒想到大家的水平這麼高,下面這道題呢……不是提前準備的題,是我自己出的題,恩,很難!是國際奧賽水準的題目。哪位同學能解出來,無論你前二十道題答沒答,都有資格進我的班了。”
同學們議論紛紛,到了學霸打架階段,大多數人已被淘汰,但不妨礙他們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