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朝建立以來,中國就成為了萬國羨慕的‘天朝上國’,中國在綜合國力、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等諸多方面,一直都執全球之牛耳,直到明朝滅亡、滿清建立。清朝建立後,中國一直都在走下坡路,yapian戰爭時,已經淪亡二百年的中國,在面對經歷了歐戰風雨和科技革命洗禮的大英帝國的時候,被人家幾千兵馬打得一敗塗地,再然後,就是一次接一次的失敗、一次接一次的憂患、一次接一次的災難和一次接一次的悲劇,在此,作者也不再多做敘述。
總之呢,中國近代史充滿了失敗、憂患、災難和悲劇,而這些也讓中國人認識到,我們與歐美日存在著極為巨大的差距,由此,民族自卑心態就產生了,並且一直持續至今,而且看樣子還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正是由於近代史上我們堪稱是慘不忍睹、一無是處,正是由於在三次科技革命和現代社會構建中,我們並未能對人類作出拿得到出手的貢獻,因此,很多國人對我們的文化歷史、對我們的民族智慧產生了懷疑,認為我們天生不如西方人(包括脫離亞入歐的日本人,而且是在所有方面都是天生不如西方人。
現代體育的幾乎所有運動專案,都是西方人發明的,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也是由英國人發明並傳到全世界的,儘管蹴鞠在中國古代也是非常流行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足球故鄉在中國,但是呢,現代足球的發明者,我們還真不能跟英國人爭,也沒必要爭,畢竟現代足球的各種規章制度,都是英國人制定的。
因為認定自己一無是處,認定自己在所有方面都不如西方人,因此,我們在幾乎所有方面都在學西方人,足球呢自然也是學西方,在最初跟著西方學足球的時候,那正是我們積貧積弱、最為弱小的20世紀初期,現在都2020年了,幾乎還沒人敢相信中國在足球潛力上能跟整個歐美相抗衡(或者至少跟整個歐洲相抗衡,更何況是在20世紀初我們最弱小的那個時代。
20世紀初,當我們跟西方人學著怎麼踢足球的時候,我們就是把中國視作歐洲一個普通國家的,即便是後來新中國成立之後,即便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打敗十六國聯軍之後,這個思維設定依然沒有得到改變,再到後來改革開放直到今天,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終合實力已經取得了宇宙罕見的巨大進步,在很多方面,我們甚至是已經在領先全球了,但是在足球方面,我們卻是墮落到了谷底。
我來給讀者們描述一下這個過程:
近代百年屈辱史→我們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如西方人→
現代足球傳入中國→我們跟西方人學踢球→
20世紀初我們把自己視作歐洲一個普通國家→
兩次大戰和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面貌日新月異→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足球方面卻依然把自己視作歐洲一個普通國家的級別→
改革開放後我們的綜合實力和經濟實力越發強大→
改革開放後我們的足球實力越發的墮落→
足球實力越墮落我們越懷疑中國人本來就踢不好足球→
越懷疑我們在足球方面就越自卑→
越自卑我們就越認為中國在足球潛力上、最多隻相當於歐洲一個國家→
我們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繼續迅速增長→
我們越發努力學習歐洲足球強國→
我們越發努力把足球推廣給所有的青少年→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觸足球、認識足球、熟悉足球→
幾十年來中國職業球隊數量和職業球員需求量基本沒有增長→
中國有足球天賦的青少年越來越不敢投身足球事業→
中國的足球實力越發低下→越弱越自卑、越自卑越弱、越弱越自卑、越自卑越弱、越弱越自卑、越自卑越弱……
一個民族其自卑心態的產生,與一個人的自卑心態的產生是一樣的,無非是由三種原因組成:一是自己確實弱,二是別人說你弱,三是自己更進一步認定自己弱。
說的多了,想的多了,一個人或一個民族往往會被貼上‘弱’的標籤,即便是他(他們想自強,也會有無數人告訴他(他們說:“你不行,你很弱,你絕對不能自強,你要永遠以弱者自居,你要永遠反思自己為啥弱,一直反思到地老天荒!”
明朝滅亡以後,尤其是近代百年,中國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卑微最弱勢的局面,戰爭方面我們對外屢戰屢敗,文化和科技方面我們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這就是‘自己確實弱’;清末與歐美日列強的多次戰爭都以慘敗而告終,歐美日列強以戰勝者的姿態俯瞰我們,歐美日學者更是編造了無數理論來否定中國人、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並認定中國人屬於‘劣等民族’、中國文化屬於‘垃圾文化’,這就是‘別人說你弱’;受到近代屢戰屢敗和外國人嚴重否定的雙重影響,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很多學者們,更進一步挖掘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所謂‘劣根性’,並更進一步否定中國人和中國文化,這就是‘自己更進一步認定自己弱’。
時至如今,儘管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取得了極其巨大的進步,但還仍有很多文化人和很多國民固執著‘中國依然很弱’的己見,比如說,有的文化人就自卑到了這樣的程度他們不遺餘力地透過展示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所謂的‘劣根性’,來向他們發自內心膜拜的‘高高在上的西方人’進行邀功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