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吳惟忠和韓大虎的意思,這次王爭能去就已經是託人找關係的結果,自然就不能帶其他人去。
接到訊息後,王爭也沒多說什麼,本來就沒想帶著董有銀、黃陽他們去,這次可不是去看風景,更何況操練的事還需要他們主持王爭才能放心。
太陽才露頭,秋蟬還在打鳴,天色才矇矇亮,站在營盤前,王爭在向董有銀、黃陽、鄧黑子分別交代事宜,見到三人一一點頭後才安心離去。
文登營的營盤在文登縣城三里外,距離寧海州城也不遠,跟著吳惟忠一行家丁騎馬前往,不到兩個時辰也就到了。
......
待王爭到達寧海州的時候已經是上午了,這一天城門開的比較早,城外也少見的多了幾個衛所兵在巡查,不少人在排隊。
一個把總見到王爭一行人,遠遠的就迎了上來,抱拳笑道。
“原來是吳鎮臺,州城現在可是熱鬧的很。”
這個守門把總自然知道吳惟忠是來幹什麼來了,一邊說著話,一邊牽起吳惟忠的馬走到另一側。
不一會,一個直通城內的小門映入眼簾,此時另一側還有不少流民在等待入城。
王爭問:“那些人怎麼辦?”
這個把總聞言回頭上下打量一番,咦,這人咋看起來這麼熟悉呢?
“是你!”
忽然,這把總一副十分吃驚的模樣。
“那日就是你帶著一百多人打退了一千多水賊,居然如此年輕就做了千總,嘖嘖...”
聽那把總解釋王爭才知道,剛剛自己經過的是側門。
今日是新任知州王得樂的生辰吉日,前往州治參加宴會的人一大早就是絡繹不絕,其中不乏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這些人來這裡可不是為了與這些渾身發臭的亂民擠在一起。
這個側門說白了就是有權勢者的專用通道。
以王爭的身份還不夠資格單獨透過這個側門,這次也是沾了吳惟忠的光,不過說真的,王爭其實並不在意這種事。
城北都是有錢人的宅子,除了極盡威嚴之外,在裝飾上州治衙門也並不亞於這些宅子。
此刻州治衙門外正站滿一列僕人與丫鬟,他們的任務就是等到來人了賠著笑迎接,打頭的那個人最為能說會道,是這次的門房。
在他們身邊,一向緊閉的紅色木門也是大開,穿著各種華麗袍服的人攜帶各式各樣的禮品,不斷的登門而入。
這才上午,寬大的州治院落內已經滿是到處忙活的家僕與寒暄的客人。
“喲~,齊東家到了,快裡邊兒請,知州整日都念叨著您呢!”
原來這人喚作齊淶,乃是寧海、文登幾地最大的儒商。
相比中原的晉商,膠東附近的儒商最大的買賣不是布匹、牛羊牲畜之類,出海賣命這種勾當多少都有涉獵。
相比於前面幾個的安穩賺錢,出海到倭國雖然少了安穩,但卻能在短時內謀取暴利。
這齊淶之所以能成為寧海幾地最大的海上儒商,與其能和鄭家能扯上點關係亦不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