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命,為了能活著返回自己的國家,同家人團聚,他們要麼當聾子,要麼當啞巴,任由趙英奕率領他旗下將士,為所欲為。
對於他們來說,同趙英奕共事,是一件極為煎熬的事情。
所以當他們聽聞,遼國皇帝御駕親征,他們心裡實在是高興的,只希望遼國的增援之兵,加上皇上的御駕親征,能儘快把這場戰役給結束,重新恢復到兩國和諧相處的境況,總比現在以敵人的形式相處要好的多,也省的他們跟著軍隊,日日夜夜的奔波和提心吊膽,無法回家同家人團聚。
走出趙英奕的營帳,就好似完成了一件多麼艱難的大事件,簡而言之,同趙英奕共處,對他們來說,便如同上刑場一般。
而此刻在營帳之內的趙英奕,卻開始打起了算盤。
林墨然的確是他作戰這麼多年以來,所遇到的唯一一個可稱之為對手的敵人,瞭解如何應對自己的作戰方式之人,直白點來說,他們是彼此的剋星。
而林墨然的作戰策略,又比自己技高一籌,這讓趙英奕十分不服,更不甘心,好在他早就已經打算將林墨然活捉到手,如此一來,不論林墨然有多大的能耐,遼國將士都不得不聽從蠻夷之人的號令,只因忌憚蠻夷之人將他們的皇上控制在手中。
到那時,遼國人再多,地方再大,還不是要聽從蠻夷之人的話?讓他們做什麼,他們便必須做什麼。
趙英奕彷彿已經看到了得勝的場面,嘴角挑起邪惡而又奸詐的笑意,林墨然,我一定會把你牢牢控制在手,讓你臣服於你們口中小小的彈丸之地!你們遼國,不是一直瞧不上蠻夷之人嗎?好哇,那我就把整個遼國都變成蠻夷之人的天下,到時候我倒要看看,你們遼國又有什麼好東西,可進貢給我們蠻夷!
這邊,林墨然飛鴿傳書,三次接棒,卻也是歷經了三天才傳到了宋小棉寢殿。
趙允將捷報告知給宋小棉的時候,宋小棉正在就雪後災情做處置和安排,聽聞首戰告捷,宋小棉嘴巴都笑不攏,多日以來的擔憂和憂愁,總算煙消雲散,內心的壓力也消散了不少。
“謝天謝地,終於迎來一個好訊息,否則,還真不知道有什麼好事兒,能讓咱們娘娘笑得這麼開心。”
小燕有些調侃的說道。
青梅,青嵐同樣覺得高興,是為主子高興。
“娘娘,看來皇上那邊,並未受到大雪的影響,這是好事。”青梅說道。
宋小棉點頭,她心知,南北溫差大,西南邊境,不一定會有這麼大的雪災,好在對於作戰沒有太大影響,否則,宋小棉更加夜夜難眠。
此番捷報,在次日早朝上,宋小棉公佈給眾臣,眾臣自然歡喜,不論是否有心篡權,遼國首戰告捷,於官於民都是好事。
只是,心機叵測之人,也因此事計劃有變,以沈洛凡和宋青元為首之人,更是心中焦急。
如果皇上儘快的解決掉了蠻夷之人,待他回到京城之後,他們再想篡權,可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聽聞林墨然首戰告捷,他們十分有危機感,想著在早朝之後,需要立即在一起好生籌謀一番,商量下一步的對策,不管如何,一定要把所有的計劃都提前。
林墨然下來的戰役是勝或者敗,他們首要做的便是篡權,只有掌握了主權和最高權勢,他們才能主宰林墨然和宋小棉的命運,並且平息鄰國的進犯。
他們似乎覺得,現在鄰國競進犯,是因為遼國朝局不穩,就好像他們上位之後,就能穩定朝局一般。
殊不知,他們越是搗亂,越是讓內部君臣混亂,鄰國反而越覺得遼國即將四分五裂,成為潰敗之國,攻打起來更是沒話說。
換句話來說,沈洛凡和宋百川都是有貪慾之人,無非是想給自己的篡權,找一個聽起來相對合理的理由罷了,實則不過是對於內心自私自利的掩飾,以及對於他人質疑的一種看似有力的回擊,根本經不起推敲。
故此,剛一走出宮門,沈洛凡和宋百川,便拉著幾位比較體己的官員,去了宋府,商量對策。
之前因為大雪天氣,宋百川欲要舉行的宴會也推遲了幾日,明天才會舉行,稱之為君子宴會。
名字倒是起的挺儒雅,可實際上,還不是一個互相勾結的宴會。
沈洛凡一心想著,要再多拉攏一些權勢,鞏固自己的地位,那麼,在推選國君的時候,自己理所當然會成為人上人。
可是宋百川呢,他在感覺到危機的同時,心中的自私又開始作祟,他忽然不想把自己旗下的權勢介紹給沈洛凡,從而讓他分走自己的利益,獲得更多的在朝堂之上的支援。
一旦真要篡權,自己不比沈洛凡更加有資格成為新的君主嗎?那又為什麼去讓自己的人擁護沈洛凡?
沒有必要!
所以,與其讓沈洛凡利用自己的資源,倒不如,自己說服他加入自己的陣營,然後使得自己成為篡權的主人公。
因為從一開始,宋百川便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