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剛一落,手中長矛便直射了過來,朝著林墨然的命門而去,林墨然慌忙躲閃,心中小小的鄙視了一番趙英奕。
這個人,還真是會搞突襲,跟人說話分散對手的精力,然後在經意間出手,想要對方性命。
戰場之上,恰恰都是趙英奕這種狡詐之人得勝。若非林墨然熟悉套路,只怕這一次難以躲避,兩人再次交戰在一起,只是這次,相比之前更加兇狠和兇殘了幾分。
趙英奕卻是留了心眼,他已經篤定要將林墨然擒拿,一來是能夠以此來挾持遼國軍隊,使之大開葉城城門,就連之後~進宮遼國,都大有益處,另外,對於林墨然,趙英奕早有耳鳴,就這麼在戰場上廝殺成敵,你死我活,根本不能滿足趙英奕想要同他較量的野心,以及彰顯自己才能的機會。
他要讓林墨然臣服在自己的腳下,如此,這“戰神”的稱號,只怕便要冠在自己的頭上,今後蠻夷再進攻其他的國家,同樣會讓敵軍聞風喪膽。
這便是名聲的效應。
蠻夷既然對遼國開戰,野心自然不僅僅止步於此,能夠擴張領土,一統天下,是每個統治者都向往,而且富有雄心的。
所以,遼國只是蠻夷統領天下的第一步,而林墨然,便是趙英奕用來提升自己名聲,嚇唬他國軍隊的第一步。
何況,在蠻夷之中,鮮少有如此出色而又優秀的武將,趙英奕對林墨然的欣賞溢於言表,他要活捉林墨然!
本來運在指尖的毒針,被趙英奕給收了回去,以往,這毒針不知道要了多少遼國將士的性命,可今天,趙英奕第一次選擇收回毒針,只是為了惜才,並且立誓讓林墨然臣服腳下。
林墨然已經覺察到對方暗殺的舉動,一直都在等待應對,可是等了半晌,兩人又過了百餘招,對方依舊沒有偷襲,這讓林墨然有些詫異。
趙英奕鮮少能和對方將士打這麼久,尤其是眾將士看到趙英奕漸漸體力不支,額頭上滿是汗水,招數也比之前滿了許多,被林墨然打的節節敗退,將士們心裡也沒底了,這還是第一次見趙將軍如此吃力,他們心裡一旦生出害怕和忌憚,反而被遼國將士打的不斷後退。
突然,鳴鑼收兵,趙英奕虛晃一招,轉身便跑,林墨然打住馬,覺得奇怪,沒有追上前,蠻夷之兵便在莫名中落敗了戰役。
遼國將士自然興高采烈,歡呼鼓舞,士氣大漲。
他們長久同蠻夷之軍作戰,未曾有獲勝之時,這次皇上一來,首戰便告捷,他們自然高興。
當天晚上,便舉行慶祝宴會,雖然搞的並不盛大,因為畢竟還要每時每刻都提防蠻夷之軍的偷襲,不管怎麼來說,卻也是這麼多時日以來,他們所舉行的最為輕鬆和愉悅的一次慶祝宴會,也算是變相的給林墨然舉行歡迎宴會,接風洗塵。
苗將軍,鄭將軍,以及莫將軍,還有其他諸位將士,舉杯對林墨然恭賀。
“皇上出手,果然不同凡響,蠻夷之軍此次落敗,想必短日之內,不會再對我方將士進行攻擊,總要調整戰術,休養生息。”苗將軍聲音都輕快了幾分,臉上洋溢著笑意。
他抑鬱了多日,此番終於揚眉吐氣,為遼國將士出了一口惡氣,他自然高興。
作為葉城的守城將軍,苗將軍最是感謝林墨然,並對林墨然刮目相看。不只是苗將軍,其他的,鄭將軍,還有老一輩的將士,也都對林墨然刮目相看。
顯然他們並不清楚當時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只知道此番戰役,士氣大漲,用前所未有的激情對抗蠻夷敵軍,殺得那叫一個痛快,把敵軍逼的節節敗退,就連被蠻夷敵軍稱之為戰神的趙英奕,也在此番作戰之中,認了慫,率先帶領敵軍撤退。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情,難免會讓眾將士興奮和意外,更覺林墨然的到來,是大家的救星,也覺得林墨然了不起。
可唯有林墨然心裡明白,此番戰役的告捷,並非僅僅是因為個人戰術,而是對方的莫名其妙。
林墨然並非是勝利衝昏頭腦的人,他清晰的覺察出,趙英奕同自己武功不相上下,沒有道理糾纏半晌之後,自覺退兵。
雖然兩方膠著戰之中,蠻夷敵軍的確處於劣勢,可趙英奕若是當真用出他的毒針,不論是紮在林墨然身上,還是用在其他將士的身上,都會讓遼國將士損失,區別只在於損失大小而已。
可奇怪的是,趙英奕卻把毒針給收回去了。
按照苗將軍所言,這個趙英奕,最是奸詐狠辣,又怎麼可能突發善心,收起了他的狠毒心思呢?
這其中定然有什麼陰謀,而當下,林墨然又看不透趙英奕究竟在想什麼,他只記得,在蠻夷敵軍撤退的時候,趙英奕望向自己的意味深長的目光,以及狡黠的笑意,實在讓林墨然心中不安。
於是,在眾人慶賀的時候,他命令莫將軍加大了對邊防的戍守,巡邏兵再增加一倍。
莫將軍不解:“皇上,葉城的巡邏兵已經是所有邊城之中最多的了,若是再加……”
莫將軍的言外之意表達的很明顯,再加豈不是顯得多此一舉,是不是對蠻夷敵軍太過緊張了?
他不知道是什麼讓皇上如此焦慮,明明已經打了勝仗,為什麼皇上卻反而透出一種不安的焦灼?
“蠻夷敵軍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他們草原上之人,信奉的是迎難而上,以死為榮,所以在戰役之中,他們的兇猛,兇殘,是其他國家計程車兵所不能比擬的。此番吃了敗仗,他們不甘心,總會想辦法扳回顏面,不論用什麼樣的方法,咱們都要小心提防,全面防範,力求能夠防患於未然,把損失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