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和一些液體混合實驗後,大多數只是讓水溫降低而已,姜偉只好將目光放在了固體上。
首先便是鹽。
加入大量鹽後,水溫變高了,但只有105度的溫度而已。當然還可以加入鹽提高溫度,但一想到那巨大的鐵桶,這得加入多少鹽?才能到110度?又由於鹽實在太貴,他也不想太過浪費了,決定嘗試其他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他也只能嘗試用鹽了。
又新增了小蘇打,也就是碳酸氫鈉,加熱後,沸點提升到了105度,根據水的蒸發,溫度還在穩步上升。
姜偉覺得這個可以有。
小蘇打是用純鹼和二氧化碳製作出來的。那麼直接用純鹼呢?
得到的結果同樣可以讓沸點上升,但在水蒸發的同時,水溫也會跟著上升。但好水溫上升的空間有5度可以讓自己進行調整,只要定時加入一定量的熱水,那麼便可以將沸點控制在110115度並不是很困難。
第二天中午,姜偉終於成功的製作出粗製的TNT,而由於粗製的三硝基甲苯含有一些雜質,如無機酸、帶有酸性的有機物、四硝基甲烷、不對稱TNT、DNT以及一些其他雜質和副產物,所以必須要對三硝基甲苯進行精製。
精製法有兩種,一種是亞硫酸鈉法,另一種比較簡單,而且產生的廢棄物少,也就是稀硝酸精製法。
也就是用稀硝酸與粗製三硝基甲苯混合,加入水,在溫水浴中進行攪拌,溶解,再進行抽濾,用冷水進行過慮,排除雜質,最後晾乾,便得到了精製三硝基甲苯。
一整個下午,只有姜偉與李德兩人完成了精製化作業。到了第二天早上,三硝基甲苯這才晾乾,得到的三硝基本甲,大約在七千五百斤,有一千五百斤的材料在製作過程中損耗,對這個結束姜偉還是比較滿意的。
十個彈筒三分之一的空間放入了TNT,接著又填裝好發射藥,發射藥姜偉用的是硝化棉,棉花是從西域購買而來的,最後封閉尾部,留下一個引線,姜偉算了算,一個彈筒,差不多裝了一百斤的量,威力具體他並不清楚,但絕對還是值得期待的。
但因為三硝基甲苯具備很強的毒性,其餘的晾乾後的TNT,姜偉便封閉在鐵桶鍋裡,但這依舊不安全,因為無法完全封閉,還是有細縫會產生洩露。
對此姜偉只能用松樹粘液糊住細縫,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一切還得等所有的鐵彈筒製作出來,這七千五百斤的量能做多少個?姜偉覺得似乎將整個長安都轟炸一遍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想到此處,姜偉真的可以大聲的宣佈,從此,我真的不需要大腿了。
次日,姜偉和李德帶著李文李武,來到一個無人的野外,他首先要做一個實驗,那便是這鐵彈筒能飛多遠?射擊範圍是多少?精準度怎麼樣?
……
……
……
ps:這個是簡略的製作過程,因為一些原因,所以不能寫太詳細,中間省略了一些程式和很多很多的細節,所以請大家不要模仿。因為一些省略的過程,你肯定沒辦法制作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