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在貞觀搞科學> 第四十九章、商業廣場建設分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商業廣場建設分工 (1 / 2)

涇宣閣,是長安城西市一家高階酒樓,屬於長孫氏名下的產業之一。

在商業廣場釋出會結束後,姜偉便選擇了這裡招待這次出資的七家代表,進行有史以來也是第一場股東大會。

姜偉經過這些天的瞭解,對大唐的制度覺得很頭疼。因為在選址買地之後,並不代表可以直接開酒樓或者建設商城。

而長安城的東、西兩市,是唐朝坊市制度下,整個京城僅可以進行經商的地方。但東西市的“經商規模”和“經商成本”卻不是一樣的,因為西市是唐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市地處“長安縣”,而東市地處“萬年縣”,所以“西市”實際上才是長安城的“商業中心”。這裡聚集了中外最富有的商人與權貴,也就是富人區。同時也有著東市難以比較的奢華。

此時有著非常嚴格的“市場管理”,在東西市建設店面或者開店,一定要先報備給“諸京署”,諸京署是管理京城商業市場的最高機構,最高長官為“市令”。

如果是一個普通長安商人開設酒樓,也不可能每個申請人都接觸到“市令”,所以在開店之前,要先找到餐飲行業的“行頭”或“肆長”,他們是等於“商會負責人”一般的“基層市場秩序管理者”,既由商戶共同推薦,也經過官府批准,屬於“半編制”的地位性質。

而如果建設商城,因為裡面所有的店面都具備,所以同樣要去所有行業的負責人都進行一遍申請,想到這姜偉就頭大了。

所以最方便的便是直接接觸諸京署,諸京署會稽核申請者的身份,一旦透過,簽好契約文書,按規定繳納管理費以及“陌錢”,並且要登記經營身份,這才符合唐代“市籍制”的標準。

但這些很麻煩,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這些出資人身上了。

但長孫衝與程處亮這些貴族代表並沒有來,只是來了代表各家的外事主管而已。這也並不奇怪。

因為現在的商人地位底下,是沒有資格與朝臣權貴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並且科舉是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對民間商人政治上的歧視及社會地位上有著非常高的限制政策。除了極少數特殊的商人之外,連科舉都沒有資格去考。

這也是長孫衝等人沒有到場的原因之一。

除了長孫衝等人沒有到場,姜偉還發現宋岑月沒有來,來的是一箇中年男人,自我介紹後,他才知道此人是宋岑月的父親,宋秉誠。

既然這些權貴沒有來,姜偉也就隨意多了,

“諸位,這次召集各位前來。第一是計劃商業廣場的分工。畢竟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如果想要一個人去完成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姜公子請說,如何分工?”

第一個開口的是宋秉誠,他對此事最是積極了,畢竟他幾乎一半以上的家產都投進去了。

姜偉向宋秉誠點了點頭,

“為了儘快落成商業廣場,我們將工程分成七份。首先第一份是商業廣場建設工程,也就是說蓋房子這最重的一塊,需要有經驗的人組織人手,這一方面,宋家主想必比在座各位都是最擅長的。當然所需費用都算在這百萬貫中。”

宋秉誠點了點頭,在這七家之中,確實唯有他有房產這一塊的產業。

“沒問題。”

姜偉點了點頭,接著道,

“那麼第二份,便是材料問題,負責材料的購買,以及建成後維修工作。這一項就由於家主來負責,到時候我會給於家主一份材料清單,所需要多少,到時候於先生計劃好,沒有問題吧?”

於孝先考慮了一番,便點了點頭。

“第三份主要負責資格申請,所有和官府方面的資格協議文書,以及建成後相關事務處理,誰願意接這份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