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聽書下載資料已經產生了2000多人次。
聽書賬戶有1000多。
這個資料還不算太差強人意。
昨天晚上,他也擔心聽書業務首戰敗北,於是拜託了微信公號那邊的朋友,幫他做個演算法推薦引流。
當然,這個演算法推薦,他開口要了5億。
也就是說,億。
而他以資料化思維,讓微信公號運營團隊分時段,分年齡層,從今天開始為他們昌黎公號的聽書業務引流。
比如說,從早晨六七點鐘,老年人出門晨練開始,以2小時為一個時間段,將昌黎聽書業務推薦給60週歲以上年齡層使用者。
因為這個時間段,年輕使用者是要工作、學習的。
年輕使用者會從中午12點開始,高頻率在微信活動。
直到今晚午夜零點。
如此,透過後臺演算法來分批次推薦,想必今晚零點就能看到一個不錯的資料。
許牧略顯緊張的登入公號後臺,看著後臺資料表一點點出現在眼前。
下一瞬,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資料表。
視線掠過整張資料表,許牧發現,週五通宵的資料並沒有多麼好看。
這一市場自然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
昨晚和微信公號運營團隊溝通,他們也是如此預測。
資料表顯示的幾個核心指標:
聽書下載量超過了1.3萬!
聽書賬戶,也就是人數上升到6000+!
粉絲評論留言倒是很給力,直接上了5000+
許牧看著這個資料,不能說沒有一點點激動,更多的是有點小小失望吧。
他翹著腿,一手托腮,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輕敲鍵盤。
這時,邊神在企鵝群裡@許大官人。
許牧直接把資料表截圖,隨手丟在群裡,然後發起群視訊通話。
“2000粉絲關注度的微信公號,居然只產生了這點下載量!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聽書業務首度上線,沒有火爆?”
“咱們最近沒有什麼活動,這一自然資料已經很不錯了。”
算是自我安慰吧。
群裡雖然只有他們這幾個創始人。
隨著邊神和許牧的討論,其他人也加入進來一起討論。
邊神:“距離之前的抖音帶貨和博物館的熱度也過去了幾天,很顯然是熱度降下來啦。”
許牧:“嗯,我分析了兩個原因。”
“你說。”
“其一、昨晚,咱們上線新業務缺乏更新內容,熱度斷崖式下降!”
葉熹微:“前幾天咱們開會時,我就說過,公眾號必須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