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輿論爆發之後,很快,有上億的公民聯名請願,要求帝國徹查此事。
監察部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此事,在收到請願後逐層上報,直到部長。
監察部有監察帝國全體公民和各級官員包括各個機構的權力。
此事一則涉及到公民請願二則涉及到情報科,都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
監察部是宇通帝國皇帝一手創立,負責節制各大家族和各級官員的,部長張翰青當年是由皇帝直接任命。
但經過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宦海浮沉,他現在已經不在直接遵循皇帝的命令,而是逐漸偏移倒向世家一方。
或者說是遵循自己的內心更合適一點,畢竟每一位高階官員都不願意頭上還有人管著自己。
在收到屬下遞交上來的報告之後,他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
帝國總得來說有三股力量,皇帝,官員,公民。
皇帝直接代表皇室,甚至可以代表整個宇通帝國,目前在明面上,皇帝手中的牌只有兩張,皇室和情報科。
官員是個龐大的群體,內部又以家族,師承,地域,機構等各種方式分成了無數派系,但總的來說,幾個頭部的大家族大派系可以左右整個官員群體,而且在某些事上,官員群體是無比團結的。
張翰青和整個監察部自然是屬於官員這一股力量的。
公民群體就更龐大了,帝國全體公民都在這個範疇內,只是一直以來,公民群體都是鬆散、割裂的,不能擰成一股繩。當然,這也是皇帝和官員樂意看到的。
公民群體裡大部分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的思想,這是宇通帝國皇室多年來一直苦心營造的。
直到近些年,官員群體在和皇帝的鬥爭中取得上風之後,才透過各種手段逐漸遏制這一思潮。
但效果不是很明顯,大部分公民還是認為,皇帝就是帝國,忠於皇帝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做到的,做不到就不算是帝國公民。
也就是因為這個,宇通帝國官員群體在逐步節制皇權的過程中,遇到的很大一部分阻力來自於帝國公民。
他們很想改變這一現狀,但又擔心改的太猛容易引起反噬,所以只好用了很溫和的方式,潛移默化。
按照預計,大概再過一兩百年,等現在的公民逐漸老去、死去,新的公民掌握了話語權之後,忠君思潮將會被取締。
但現在肖晨陽的遭遇一公佈,輿論爆發,引發了眾多公民直接抗議情報科,甚至還有一小部分抗議起了帝國皇帝。
這一事件,可能會大大推動忠君思潮被取締。
但張翰青敏銳的意識到了其中存在的危機。
這一事件,若說是沒有幕後推手,他是不相信的。
若真是官員裡的某個派系推動了這一事件,皇帝會沒所反應嗎?
現在還不到攤牌的時候,至少他們還沒摸清楚皇帝到底有沒有什麼後手。
他當即決定,要召開幾個大派系之間的會談,搞清楚這事到底是誰做的。
雖然在對抗皇權這件事上,官員群體的立場是統一的。
但總不能某一傢俬自行動,不告知其他派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