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德化解這場危機的時候,沐言就坐在報社裡靜靜聽著。
這是一次出色的危機公關,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來完成,沐言沒想到自己還能引起這樣的變動。
他不知道阿曼德是打哪兒冒出來的,但他知道,即使是未來,總管法藍城,縱觀牧馬平原,也從未聽說過有這麼一號人物——按理來說他不該如此沉寂。
這樣優秀的人物既然在遊戲中都毫無存在感,說明要麼夭折了要麼被埋沒了,無論哪種都是一個悲劇。
撇開這些,就阿曼德那番話而言,他的技巧很高明。
總結一下,那番話的內容無非三點。
第一,我來這兒不是甩鍋的,因為它本身就不存在。凱恩之角沒有做錯任何事,這是高文的個人行為,並且他已經受到了嚴懲。
第二,你們被人煽動,是因為你們不懂這裡面的彎彎繞,我懂,所以我講給你們聽。
第三,你們太年輕了,容易被人煽動,這不應該。
這三條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最終讓這群學生心服口服的同時,還帶著一種“長見識了”的微妙心情。
他的一切都圍繞一句“你們不懂”來發揮,也正是因為這群學生不懂,才會被他以偏概全糊弄了過去。
試問,凱恩之角有在背地裡採納學生的創意而不給錢嗎?
有,當然有,而且就沐言所知,這不在少數,幾乎是種潛規則了,就連《黃昏紀元》裡都無比生動地重現了這一幕。
一個現實裡是企業高管的玩家去凱恩之角的商會做“面試任務”,深感這遊戲做得真實的同時,將自己在公司那一套管理制度搬了出來,果然以高評價成功完成了任務。可後來他在凱恩之角做日常沒幾天,就發現自己的想法被面試官彙報給了高層——當然是以面試官的名義,後者也順勢高遷了。
這個故事在當時一度淪為笑話,不少人表示這或許是加布裡·埃爾的第二個陰謀。(第一個是改名卡)
那麼問題來了,凱恩之角里有類似加布裡(重名的珈藍學員)這樣的例子嗎?
當然也有。
凡事都不是絕對,像加布裡這種事必然不少,普通學生的創意到產品的確有一段路要走,可這不代表每件事都是正大光明,毫無貓膩的。
比如在沐言所知的情報裡,凱恩之角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專利買斷制,而且價錢低廉得令人髮指。除了道恩教授以外,沒有任何人選擇長期分成。
問題也在於此,一個兩個學生不懂事,貪圖小便宜,看不懂長遠收益這很容易理解,可其他未加入凱恩之角的在野鍊金師、附魔師們,目光也這麼短淺嗎?
不見得吧。
所以到底是沒人選還是沒得選,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這恰好也是阿曼德閉口不談的。
他故意將實際問題從一個典型推廣到全體,接著偷換概念,將話題上升到愛與理想這一類大而空,但對少年們來說格外動聽的話,成功糊弄了他們。
這是一個人才,真正的人才,聽得沐言都想把這傢伙拉來給自己打下手,他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
他看得出來,阿曼德知道的就那麼多,可以說今天這番話他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講了出來,再具體、更細緻的內容憑他的身份也沒資格接觸。
可在外人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就是能力所在了。
學生們瞧他說得有鼻子有眼,再加上這個人不卑不亢,氣質出眾,自然以為凱恩之角里都是這種人——拿著微薄的薪水,卻在盡力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如此崇高,如此令人欽佩……如此一來,凱恩之角的整體形象都美化了不少。
於是原本一再滑坡的信任也慢慢被挽救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