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宮裡放著一個大的炭盆,窗戶關得嚴實,屋裡暖和,齊良頭上已蒙上一層細細的汗,也不知是熱的還是緊張所致?感覺吳三桂手腳不靈,他扶著吳三桂靠在chuang頭上,然後道:“父皇!你永遠是兒臣的父親,也永遠是兒臣的皇上,咱們父子倆就不要再爭鬧了,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清廷,當前我們面臨巨大困難,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共同禦敵。否則不用清軍來攻咱們,咱們自己便垮了,到時受害的可不只是您與我,而是吳氏所有宗室,還有千千萬萬將士們及他們的家眷。”
“你真是這麼想的?”吳三桂注視著齊良。
齊良道:“兒臣不僅是這樣想的,還是這樣做的。”
吳三桂斥聲問:“那當時你為何又反對為父稱帝?”
齊良嘆道:“具體反對的理由兒臣上書的那份奏摺中都說了,為了團結更多的人一起抗清,父皇實不宜選擇在這個時候稱帝啊!”
吳三桂聽明白兒子非反對其稱帝只是反對其此時稱帝,英雄遲暮,壯志未酬道:“朕還不是為了吳氏的子孫後代!”
齊良道:“事已至止,就照這樣下去吧,當前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怎樣化解各戰場清軍的進攻。”
吳三桂疑惑問:“又出了什麼問題嗎?”
齊良愣然,敢情吳三桂對外面的事都不知道啊?想是夏國相等人擔心吳三桂的身體把一些壞訊息都隱瞞了下來,難道他們就不怕落下阻塞聖聽,把持朝政的罪名?難怪吳三桂竟想著稱帝了,他聽到的一定都是些“形勢大好,祖國江山一片紅”的訊息。
齊良道:“去歲清軍向各地抗清勢力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至冬季方停歇下來,今已開春我又將面臨清軍更加強大的進攻。”
吳三桂擔慮問:“還能應付得下來嗎?”
齊良道:“西線,四川戰場,我軍與清軍相持不下;南線、廣西與湘南戰場,我軍稍佔優;但東線與北線,江西戰場與湘北戰場,我軍情況岌岌可危。”他也沒有敢把江西已失,高大節將軍戰死的訊息說出。
吳三桂皺眉道:“如此說來,我衡州地區最是危急了。”
齊良點點頭,不可否認衡州作為雲南集團政治與軍事中心所在遭到了清軍的重點進攻,但受到壓力最大的還是貴州,那裡吳軍與清軍的數量不成比例。
吳三桂突地眼煥出精光:“我兒手上不是有一支很厲害的精兵嗎?把它打出去,剌入清統區。”
這會吳三桂表現出了他的雄才大略,目光高遠,但齊良卻懷疑吳三桂此舉是否還在打著削弱他實力的目的。他輕輕嘆道:“父皇!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吳三桂希冀問:“我兒有何良策?”
齊良道:“以我目前之實力只能採取守勢,而這樣長期下去又必定會被清廷拖垮。”
經過幾年的熬戰,吳三桂早已意識到這點,沉默不語,悔不初當初沒有采取劉玄初等人提出的“渡過江北,直搗黃long”的計策。“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打敗清廷的可能了嗎?”他不甘心地問。
想打敗清廷何其艱難?現在還是在江南水網山林中作戰尚且如此,若是到了江北平原,更甚至遼闊的草原,如何面對滿蒙剽悍的鐵騎?“欲與清廷爭鋒唯有變革!”齊良凝重道,“政治,經濟、軍事全面變革。”
吳三桂懷疑問:“像你在昆明那樣變革?”現在輪到他懷疑自己的兒子是否想獨攬大權了。
齊良道:“只能在我方穩固的後方進行變革,在交戰區或是緩衝區還不能實施。”
吳三桂疲倦抬抬手:“此事容後,還是先解決了清軍的威脅再說吧。”
齊良只是說說,沒指望吳三桂會答應,他也不想採取激進的手法以免與吳三桂發生衝突。
“我兒既已回來就住在宮中陪朕多說說話吧。”吳三桂慈祥道,沒有見到時恨不得食其肉,真見面了又喜歡得緊。
齊良含笑點點頭,為吳三桂拉拉滑下的被子,關懷問:“父皇的病到底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