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宛縣,每天都有變化。
劉曄決定將宛縣原有的縣衙徵用,改造成政務樓。
典韋的侍衛營,被劉曄強行徵用了一個排。
劉曄去了一趟長安,看過西域府長安城政務樓以後,回宛縣在縣衙後院中造了一棟二層小樓。
後院的圍牆給扒了。
前面的大堂仍然保留。
大堂用於公審。
政務樓,是稅務、戶籍、宮曹等部門官差辦公的地方。
原有的縣衙內室,隔開之後,改造成年輕單身公差的宿舍。
法正給劉曄派來了一位總捕頭,底下的捕快等公差,自己找。
郡丞、功曹、主簿。
都沒有,所有人都需要劉曄自己招募。
劉雄鳴四處走動,整個西域府南陽郡治地的地勢地形都看了個遍。
在政務樓給劉曄、孫輕留下一大堆圖紙之後,離開了宛縣,北上西河郡。
孫輕開始埋頭在宛縣修路。
說是修路,其實就是整修。
路兩邊挖出溝渠,上面用毛竹編出踏板,便於排水。
這是張廣在陳留城的時候出的主意。
排水沒有問題,就是經常得換踏板,毛竹製品,經常泡水容易爛。
路面石灰摻泥灰,再加小石子,弄的很是平整。
路修好了,整個宛縣看起來煥然一新。
孫輕又在張廣物色好的空地上蓋了好幾處“公共廁所”。
孫輕將張廣寫的牌子“公共廁所”掛到門口之後。
宛縣有一大半人跑到最近的公共廁所看熱鬧。
這下好了。
以後急切的時候,不用在家裡排隊憋著了。
很快。
公共廁所門口掛上了告示:誰負責公共廁所的衛生,底下的黃湯,就是誰的。
結果。
為了爭奪歸屬權,不少菜農差點大打出手。
最終劉曄決定,抓鬮解決,每人輪流負責一年。
路修好之後,張廣的路牌也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