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術部下,雖然官居長史,也算是袁術的左右手了,但是從來沒有真正發揮出自己所有的才能。
袁術只能站那麼高,部下謀士能力再好,也不能飛出天去。
“楊弘,現在漢中完全靠秦宓一個人在那裡頂著,秦宓又年輕,難免出些差錯,你若願意留下,便是漢中太守府的長史官。”
既然袁術已經稱帝,再回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不如就留在張广部下,也許真能有更大的作為。
“拜見主公。”
想明白了,楊弘便不再死倔,同意留下。
楊弘因為平時給袁術獻出的策略,事後都證明是對的,待人又實誠,袁術部下大將都稱其為楊大將,在軍中很有威信。
紀靈見楊弘決定留下,也跟著拜張廣為主公。
“紀靈,你得先去典韋、甘寧和太史慈等人的講武堂學習一段時間。”
“我還得學習?”
紀靈這就有些不解了,自己在袁術部下的時候,好歹也是手握數萬兵馬的大將,你現在讓我去學習一段時間?
“嗯,因為我們關中軍隊的編制,和你們的編制不同,這得學,同時,龐統等人會去教軍陣,太史慈會去教箭術,甘寧會去教水戰。”
“水戰?我們在這西北陸地上,為啥還要學水戰?”
“難道你紀靈就滿足於永遠呆在關中?你剛到長安城的時候,和你打成平手的呂蒙也在講武堂學習,你們可以好好比試比試,看誰能先畢業。”
聽張廣說到呂蒙,紀靈不再吭聲。
上次和袁術來的時候,被呂蒙這個小自己十來歲的小年輕逼到了牆角,正惦記著要好好教訓教訓那小子。
這機會就送上門來了。
紀靈不相信自己精兵這麼多年了,還勝不了一個領兵的雛兒。
楊弘和紀靈同時離開。
去政務樓找人給安排自己的事情。
楊弘去漢中,得去政務樓帶上任命書。
張廣的印章一直就放在政務樓,楊弘的事情,只能去政務樓才能辦到。
紀靈去講武堂,也得王異安排人帶過去。
王異和龐統一道學藝回來之後,差不多就成了龐統的長史官,負責協調講武堂、各部軍隊之間的事情。
兩人一進政務樓,就被政務樓裡繁忙的景象給驚到了。
一樓的政務廳,人來人往,平民百姓出出進進。
一排排掛著告示牌的長條桌子後面,處理事務的,都是些年輕小夥子和大姑娘。
面對戶籍登記、納稅、種子購買等事情,俱都耐心一一解釋。
“種子購買也要統一到政務廳來辦理?幹嘛不每個縣城設一個農資處?”楊弘嘀咕了一句。
衛臻和王異都認識紀靈,一聽事情原委,衛臻安排了一個排的侍衛護送楊弘去漢中南鄭。
王異親自帶著紀靈去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