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紹兩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後來,也有了不同的下場。
各路諸侯相互鬥著的時候,張廣第九軍團的騎兵,開始在關中征戰諸城各股弱小兵馬。
因為郭汜與張濟帶走了漢中的大部分兵馬,馬騰和韓遂又在左鴻翔、涼州兩地,張廣和龐統的兩路兵馬,輕易就攻取了扶風和京兆兩地大部分地方。
漢獻帝逃出安邑,郭汜與張濟正準備繼續追擊,漢中張廣第九軍團正在攻打長安的訊息傳到了安邑。
“郭汜,怎麼辦?是繼續追擊劉協,還是回援長安?”
“張濟,就算我們追上了劉協,有用嗎?”
“好像沒有多大用,還是關中重要些。”
“沒錯,回關中,和傳說中的大漢命師張廣去好好過過招。”
郭汜與張濟,放棄了對劉協的追擊,率軍回關中,來到了華陰東部的黃土塬。
黃土塬到處都是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極度不利於騎兵作戰。
當郭汜部下的西涼騎兵四處找路透過黃土塬時,多處高地上突然冒出一股股個個手持盾牌和長戩、身背強弓的重甲軍隊。
張郃看著正在高地之間策馬奔走的西涼騎兵,心想主公就是厲害,自己的大戩士在這種地勢情況下遇到騎兵,不就是砍瓜嗎?
前面是重甲兵盾牌防守,中間是長戩兵刺殺,後頭是強弓射殺。
西涼騎兵速度快的衝殺優勢,坦然無存,完全被神出鬼沒的大戩士壓著打。
眼看無法透過華陰進入關中,郭汜不得不選擇北上,準備從浦阪津過河,進左鴻翔,聯合馬騰、韓遂一起攻打張廣。
當張郃守住了華陰的訊息傳到長安,確定郭汜已經放棄獨自回援長安,一直圍而不攻的張廣和龐統,一舉攻破城防,攻佔長安城。
“主公,郭汜北上,是不是有什麼目的?”張郃守住華陰之後,讓部下六千大戩士仍然駐紮在華陰,自己趕到長安來見張廣。
“肯定是去找馬騰和韓遂搬救兵了,放心,馬騰和韓遂暫時不會和他聯軍來攻打我們,你先回華陰,過段時間,我和劉雄鳴會去華陰找你。”
“你和劉雄鳴會來華陰?華陰是個小地方,你們一起來華陰乾嘛?”
華陰屬於弘農郡和京兆尹、左鴻翔三地搭界的位置,周邊都是荒蕪的黃土塬和大山,沒有任何產業,張郃想不明白張廣親自去那裡幹嘛?還要帶上劉雄鳴一起。
“哈哈,等我去了,你就知道了,張郃啊,你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以後,你將是駐守我們關中第一關的大將。”
張郃不明就裡,也不便多問,帶著疑問返回了華陰。
攻佔京兆和扶風兩地之後,張廣讓甘寧回了一趟漢中,讓衛臻將漢中和廣漢兩地都交給了秦宓,和典韋一起,帶著第九軍團將士的家屬從南鄭趕來了長安。
秦宓,成了史上最為年輕的太守,漢中太守,有衛臻合理的執政理論為基礎,秦宓只用了三年,便將漢中建成了整個九州大地最為富裕的地方。
而第九軍團的元老,大刀牛,成了漢都守備,和秦宓搭檔,率領他的大刀騎兵,將漢中的東部和南部防線,打造得有如鐵桶般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