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哪裡,這應該很多人都會好奇。
透過情報局的偵查,非常肯定的跟蹤著李自成,看著他從宮裡面出來,看著他帶著親衛隊,浩浩蕩蕩朝著前線奔去。可以說,一路上李自成的一舉一動都在情報局的偵查下,也在黎落等人的跟蹤視線之中。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並不相信,李自成可以在他們的眼皮底下離開。
但是如今的情況就是,跟隨著李自成出征的部隊,似乎表情和行為不太正常。對於老情報員的他們來說,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了不對勁,然後聯絡之前一個傳令兵策馬離隊的情況,就很容易得出李自成自己潛行離開了隊伍。
為什麼要離開?只能說李自成也有危險感,就算有那麼一支親衛隊護衛著自己,他依然沒辦法擺脫那種不安全的感覺。所以,他只能用這種金蟬脫殼的手段,迅速趕往前線,這樣反而會比較安全。甚至,他還可以讓前線的一部分部隊,想著他的方向奔來,到時候在他們的護衛下,自己的處境將更安全。
這就是黎落的判斷,於是他帶著一半的人馬,離開了隊伍,繞小路追趕著那個傳令兵。他們是專業的情報人員,故而在計劃實施開始,他們就對這條線路的所的大小路途都瞭然於胸,繞個別人不知道的近路,還是可以做到的。哪怕不能快多少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快上半小時,大概也就可以追得上對方了。
然而,判斷就是判斷,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李自成離開一天之後,後方南京城皇宮之中,一支隊伍這才迅速的集結起來,開始朝著前線出發。
他們沒有直接奔赴前線,而是先去了北方,然後再繞道去前線。
帶頭的不是別人,卻正是李自成本人。
是的,他的確是有不安全感,甚至覺得,自己到達前線的這段路,也許會遭遇敵人的伏兵。畢竟根據他的情報顯示,張弘斌有一支能夠執行特殊戰鬥的特殊部隊。這支部隊不僅刺殺了張獻忠,而且綁架羅汝才的三個兒子,最重要的是還襲擊了當時的大明糧庫,雖然都是小規模而且沒什麼傷亡的戰鬥,但戰果卻是重大的。
張獻忠死了,大西國隨即分崩離析;羅汝才的兒子落入了張弘斌的手裡,羅汝才開始選擇妥協,大魏也就這樣併入了共和國;大明的糧庫被毀,在共和國的軍事壓迫下,也不得不撤退,原本三路討伐軍共討共和國的局勢,就這樣輕鬆被瓦解,難得的是還沒有死多少人。
這樣的部隊,若是伏擊在自己的必經之路上,然後給自己一槍,那自己死得豈非憋屈?
所以,李自成就制定了一個瞞天過海的伎倆。
讓真正的親衛軍,以及用特殊人皮面具易容後的替身,先行出發。然後在一天後,自己本人,才帶著一支部隊分散離開南京北上,然後在十里外才開始匯合起來,最終完成先北後西,最後抵達前線的目的。
只是李自成也想不到,就在他剛走,後面一支部隊卻是悄悄跟了上去。
“一開始還以為陛下是多此一舉,沒想到還真用上了!”為首的不是別人,卻正是張琉。
之前張弘斌一直強調要小心再小心,於是在黎落後面還安排了一支由專門承擔戰鬥任務的情報員組成的暗殺部隊。這支部隊沒有跟著黎落一起走,而是在南京城待命。兩天後不管黎落是否完成任務,他們都會奔赴前線,畢竟兩天後若是李自成還沒有出發,那就遲了。
按照情報局的分析,李自成只有三到四天來控制前線部隊,並下達出擊命令。其實最好是三天,因為三天後糧草就要幾乎見底了,第二天就算有飯吃也只能是一些稀飯,肉類甚至都不可能會有。
不過李自成何許人也?他就是要第四天才到,讓這些飢腸轆轆的新兵,變成真正的兇獸,然後發動絕命襲擊。
畢竟,他帶領的這七百萬人的部隊,可不是什麼主力部隊,而是一群本來就是用來送死的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只需要能夠讓他們動彈起來就可以了,吃那麼飽幹什麼?
隨著黎落他們離開,留守的部隊也是本著盡忠職守的本分,在這裡待命,甚至張琉都親自到達這裡督戰。
卻不想,等了一天之後,在他們都開始不耐煩的情況下,南京城又有了新的動靜。這幾批分散出城的部隊,自然瞞不過他們,然後他們迅速跟了上去,甚至按照預測第一時間到達了他們的匯合的地點。
李自成他們在集合,而張琉等人已經開始做好了狙擊的準備。
“距離三百七,風向東北,風速三級!”專門的觀測手進行觀測,而狙擊手也在第一時間調校好了標尺。
“等等,對方的幾個親衛很懂得保護主子,你看看,直接就擋在所有可以抵擋的地方,完全就是用他們的身體來幫助李自成擋子彈。如今我們的視野非常的窄,而且誤傷率非常的高。最重要的是,我們還不能夠暴露,所以,我們的行動只有一箇中心,要麼不打,要麼就一槍斃命,不允許有其他的可能性!”張琉卻是示意先別動作。
“遵命!”旁邊的狙擊手們也是第一時間把搭在扳機上的手指收了回來。
張琉說得很對,他們的這次斬首行動那真的是非常的驚險,為了不給前線的兄弟帶來更多的麻煩,他們必須要一擊即中,絕對不能留有後患。而若是開了一槍還不能夠殺死李自成,那麼李自成必然會加強防禦,到時候他們想要繼續暗殺,只怕是不可能了,就算到時付出再多兄弟的鮮血也沒辦法達成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