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修養
朝廷收到旅順守軍在海上撿到二十多艘軍艦船隻和大量槍炮的奏報,根據描述,軍艦上大炮炮打都已經上膛了,然而人卻憑空消失,沒有屍體也沒有血跡留下,他們也搞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不過此時正是雙方交戰的時候,白得這麼多武器當然再好不過了。
只是現在的朝廷就像篩子,朝廷得到訊息,潛入京城的東洋間諜自然也得到了訊息,趕忙傳回東洋。
東洋上下綜合了所有潛伏在清國的間諜傳來的訊息,分析之後認定不是清國海軍所為,因為這段時間北洋艦隊一直在威海港內,而另外兩支艦隊也沒有北上。因為整支隊伍沒有一個人生還,甚至連一具屍體也沒有找到,只能當成靈異事件處理。
不過因為損失了兩萬五千多軍隊,還有幾艘軍艦和運兵船,戰爭只能重新謀劃。不過清軍並沒有抓住機會反撲,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調整。
因為忽然消失的兩萬多軍隊,東洋沒有再用運兵船運送軍隊橫穿黃海登陸遼東半島,生怕再來一次靈異事件,直接從朝鮮搶渡鴨綠江。
鴨綠江右岸雖然有三萬清軍防守,但是很多是從朝鮮跑回來的,見識過東洋軍的厲害,大多沒有死戰之心。而且軍隊來自各地,之前互不統屬,現在一時捏合起來自然也不可能,朝廷認命的統領也指揮不動,將領多無抗敵之心,東洋軍架起浮橋也沒人發現。最終東洋軍順利過河,聶士成、馬金敘率部抵抗,終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退。而聶士成馬金敘一撤,其餘毫無戰心的將領聞訊不戰而逃,東洋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九連城和安東縣,有了前進基地。
不過沒了遼東半島登陸前後夾擊,清軍很快就穩住了陣腳,雖然屢戰屢敗,但是東洋軍想要前進卻不容易,也要付出代價。
東洋國政府見此,經過一番合謀,決定再開闢戰場,艦隊從黃海南部繞攻威海衛。
北洋艦隊不許出海,只能被動挨打,東洋軍海陸夾擊,威海衛清軍拼死還擊,打死東洋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然而兵少將寡,艦隊被封鎖在港內,坐困愁城。旗艦定遠中水雷擱淺,仍然亡命開炮還擊,直到彈藥告罄,劉步蟾自殺。
此時被圍困的清軍中出現了投降的將領,脅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拒降自殺,又推舉鎮遠艦管帶楊用霖,楊用霖同樣不降,自殺。然而這阻止不了投降派的心思,威海衛終究陷落。
在威海衛被圍困之後,東洋軍一部乘船南下,攻擊臺島。臺島軍民節節抵抗,終因武器落後寡不敵眾慘敗。
此次大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東洋軍也損失了數萬兵力和數艘軍艦,可是朝廷不願再打,派出李鴻章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此時,李書成和江明月在貴州興義府九龍山隱居修養。九龍山沿山下一片狹長的原始森林,環境清幽,原始森林外也是山連著山,樹林很常多,幾里才有幾戶人家聚居在山腳平坦之處。
山中無日月,等兩人將中丹田的金丹恢復並增長到雞蛋大,下山進城才知道,此時大清已經亡了幾年了。
二十年的時間,還沒有恢復當年全盛時的狀態,今後再也不會這麼幹了。
回到九龍山,此時兩人不用再一心恢復金丹,決定建個房屋居住。
地方根本不用選,就在之前他們修煉的地方,這裡是原始森林的邊緣,有一片兩百來畝大小的平地,只要將上面的樹木砍了就能種地了。後面山腳就是水源,一條小溝直通南面一個十來畝的小湖。
一切因陋就簡,先搭起一棟茅草屋,然後砍樹刨樹根平整土地,重新規劃溝渠。
這天楊老三進老林裡打獵,翻過一個小埡口,眼前不再是之前熟悉的樣子,山腳的樹林不見了,只見兩個人正在那裡忙活,一個趕著牛犁地,一個撿草根。
楊老三看了看,一拍大腿,這個地方不錯!又平又有水,比他們安家的地方好多了,之前他沒想到這裡可以安家,一是這裡已經是老林子,豺狗豹子都有,危險得很,二是平地上全是大樹,可不好清理。不過豺狗哪裡都有,他們那裡也時常有豺狗過去,要是這裡多住點人家,還真不怕有豺狗。樹也砍了,清理出來就可以種地,而砍下來的樹正好搭房子。
越想越覺得妙,楊老三決定打聽一下。
“主人家!主人家!”走到地邊,楊老三喊道。
“有什麼事?”李書成讓牛停下,過來問道,開口一口方言。這方言不是他現在學的,而是上輩子就會的。
“你們是剛剛才搬來的嗎?”楊老三問道。